时光里的温情(散文)

朗读这篇文章

时光里的温情
☆ 颜 春

  因为疫情,久居家中,整理旧物时发现一沓报纸包裹的信件。多年前,所有家什毁于一场火灾,而它们因置于角落里的一张旧桌抽屉内得以幸免。
  此时屋外下着大雨,房顶的彩钢瓦发出振耳的响声,室外空气氤氲,室内凉爽怡人,似乎是给这些信件的启封营造氛围。展开报纸,微尘拂动,尘封的岁月在泛黄的信件中呈现。坐在地板上,抚信自语,与笺对话,我便成为二十多年前那个读信的少年,眼前闪现出往昔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指尖所触,皆有温度,只言片语,温情涌动,那是一段真真切切找寻得到的旧时光。
  最先打开的是一个信封里装着的几张不同日期的信纸,是我在外读书时同校的同村人稍带给我的家书,大都是些很简短的叮嘱:“带点瘦肉及鹅肉,留你平时补充,但中午该吃汤菜还要吃,千万不能认为带点菜就不吃学校菜了,这只给你改改口味,饭菜都不能克扣,能吃好些就吃好些,千万不能因生活影响你的身体”“家里没白糖了,只这一点带去,望儿一切安好”“牛肉丁酱豆只是辅菜,不能作为主菜。茶叶只一小纸包,学习累了,提提精神。想家了就回。”母亲在说,我在听,跨越时空,浓浓亲情。那时母亲五十多岁,她常常挂念着在外读书的幺女,虽生活艰苦,却总是想着法子带给我“奢侈品”。那时每每想家,拿出母亲的信,一读再读,解思家之苦。母亲离开我们已二十多年,见字如面,她的笔迹一笔一划如血肉存世,温度尤存,呵护如昨。
  大部分信件往来是班级有一部分同学去深圳实习,我们互诉各自的生活、学习。有一封信特别简短有趣,信封上的收信人是我们宿舍五个人的名字,里面一张信纸,抬头写:姐妹们,正文是一枚毛绒草、一朵花瓣,均是经过压制的干花,落款是:你们的姐妹。这样的写信方式可以看出写信人大大咧咧的性格,但又不缺乏情感的细腻。深圳是什么样子?工厂、流水线、职工生活日常、企业文化,通过她们的描述,让我了解了那个遥远的城市,那些触不可及的新鲜事物。空间将我们拉远,信件将情谊拉近。信,通常是一收多封,一写多封,将青春的情谊溢于纸亦溢于心。
  “心之如何,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那时的我们很是迷恋三毛的书,室友在信中与我分享三毛这句话时正值我们毕业后的迷茫时期,我们互诉面临职业选择的迷茫,又互相鼓励着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一句话成为一辈子坚守的信念,来面对生活的风雨。同学间的信有称呼唐或小唐或姓名,有显年长的,有显亲近的,有显平谊的,有显俏皮的,跳动着不同性格的青春活跃火花。二十多年过去,每个同学过着各自境况的生活,有些人,有些话,经过岁月的沉淀,莫不弥足珍贵。

  “真羡慕你现在宁静的生活,远离俗世的烦嚣与燥动不安,知道你保持乐观、快活的心境,真为你高兴。”这是工作之后同桌的信,她字体俊秀,文笔优美,写信平实耐读,如同作文。很庆幸青春里的遇见,遇见她的才华,遇见彼此相同的话题。班主任在刚入学时的很长一段时间混淆我俩的姓名,她常常邀请我们去她的新家聚餐,又常常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我们称她是腹有才华生活怡然的“小资女”,回忆总是温情而有趣。我们那时聊琐事,询近况,分担烦恼,分享快乐,将三年时光延续成永恒。
  让人忍俊不禁的一封信里写道:“你生气的时候,脸红红的,面对着我,睁大眼睛,一字一句对我说‘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然后一拍桌子,扭过头做自己的事去。”这位男同学常常对女同学恶作剧,如他描述又常常欺负我说不出狠话来。一位室友在给我的另一封信中写道:“我前些日子与他通信,谈些工作近况,其实他在校时也挺照顾人的,只是性格开朗幽默了些,毕业后倒稳重许多。”同学相处最是毫无心思与戒备,现在想来他不过是如同兄弟姊妹中调皮的一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少年的单纯快乐。
  “真羡慕你们在外读书的,我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多看点书,但又没有什么改变,对未来一片渺茫。你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多多努力。”这是初中同桌,初中一毕业她便出去做工,常常懊悔不能继续读书,自己找一些书进行自学。我佩服她的毅力,虽不能继续学业,但内心却总不言弃,工作闲暇之余能安静看书实属内心的渴望。我们假期里相约,学期里信件往来,她以姐自称,是唯一一位直呼我小名的同学,她常以早于我步入社会的身份而给予我关心与鼓励。
  一封封展开,又一封封重新折好。折信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看出彼时寄信人的郑重,这时的我也很郑重的、颇为费劲地恢复信件原来的折法。写信、折信、寄信、盼信、拆信、读信,每个环节都是一种独特的感受,是旧时光里的情感寄托,庄重而有仪式感。如今语音通讯方便快捷,口头表达少了许多书面用词的魅力,少了旧时光的留存记录,更少了情感上的凝重。
  幕色低垂,雨声渐止,这个下午重回少年,重温旧时光,温情溢满心间。“花⼉还有重开⽇,⼈⽣没有再少年”,岁月如隙,那些平淡的话语没有惊艳时光,却温情一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时光里的温情(散文)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