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故里》读后感 :冬日回归记

朗读这篇文章

《回归故里》在搜索中有很多种宣传句: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命运是否已被宣判”“剖析原生家庭背后的真相”

“回归与逃离,理解与原谅”

“一场改变自己的劳作”

“当我们出身贫寒,很容易发现差异的存在”

真正的书不止几句话般简单,如同作者的人生。

这是三期推文的第二期,请大家欣赏:

水仙芒、阿栗、江三千的读后感

水仙芒:冬日回归记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读书会,我也绝对算不上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然而在种种巧合的促成下,我成为了本期读书会的主持人。

这本两百多页的书首先让我联想到的是三个主题:家庭、阶级与性取向。

1.旁观者清:审视家庭的一种新方式

作者首先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了他的家庭:父母都是文化程度低的工人,父亲是一个“愚蠢而暴力”的男人,母亲则被外婆遗弃;作者的外婆是一位情感经历丰富的女性,但同样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从“家庭”这个空间中抽身,去除情感上的滤镜,从生长经历、接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环境等方面剖析每一位家庭成员。

云生学长也用同样的方式审视了自己的父母并得出结论,我认为读书会的氛围从那一刻真正打开。由于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深知家事带着天然的私密性,但当坐在我旁边的朋友们坦然地提起家庭、提起自己的父母时,一切因陌生而生发的羞怯无影无踪。

2.比上不足:我们也曾仰望中产阶级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自己的初中同学,他出身中产,“名字都更好听”,有着高雅的爱好,比如能够迅速听出一首曲子是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作者在文中写道:“他还是不自愿、不自知地对我很残忍”,这种残忍来源于阶级差异,阶级较低的一方常常会觉得“羞愧”,这种耻感,常常来源于某种能力的缺乏,比如经济能力的缺乏,俗话说是“缺钱”。我好像很难用一句话来给阶级下一个定义,因此我决定把它具象化。

若林学姐说自己几乎是大学甚至到工作以后才意识到“阶级”的存在。但我好像小学就有这种体验了。我来自云贵高原的西南角落,全家从少数民族乡搬到市区,这期间周围的环境一直在改变。我早知道什么是“黑社会”、“毒品”或者“犯罪”,我早知道工资、绩效和职称意味着什么,我早知道乡里的煤老板有一个妻子与六个情妇,而我们村里的男子接近四十岁都找不到婚配。这或许就是阶级,人们总更愿意和有钱有权的人交往。

在读书会现场,我和薛宝钗对这些事如数家珍。我的本意绝不是通过讲述这些猎奇的事例让大家惊惧,而是我所生长的地方就是如此:故乡的复杂,促使我很早就看到世界的反面。

3.彼之砒霜:同性恋者与他们的家人

作者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一个男同性恋者,作为社会的边缘性群体,他担负了许多来自家庭的压力,包括父母的不解与同辈的鄙视。这一点我不准备细谈,因为我没有相似的人生体验,随意谈论可能变成冒犯。

读完《回归故里》,我尝试着站在家门之外,回望家庭与家人;甚至试着站在自己之外,回望自己。不过真相往往残忍,同为想实现阶级跃升的农村出身的孩子,我们或许很难拥有作者那样的能力与幸运(他结识了福柯等著名哲学家,并为其作传)。那如何在这一平面自处,或许又是一个新的命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回归故里》读后感 :冬日回归记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