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童年总入梦,不能忘却的记忆——《城南旧事》感怀

朗读这篇文章

《城南旧事》是小时候妈妈推荐的一部影片,记住了英子,记住了《送别》,还有那一缕淡淡的哀愁伴随至今。《城南旧事》改编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通过一个天真善良的小女孩的眼睛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形形色色的众生相。

水墨画般的背景,哀婉的音乐,如缓缓流淌的溪水,如诗般的影片就这样静静地展了开来。20年代末,小女孩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迁到北京生活,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残垣城垛、夕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无比新奇。此后,英子认识了她的第一个朋友:疯女人秀贞,她的恋人因为参与学生运动被抓走,后生下的女儿也被送走不知所踪,从此变得痴颠,落下了疯病。这个可怜的女人不仅遭受了失去爱人又失去孩子的痛苦,还要忍受其他人指指点点和鄙夷的眼神。唯有善良的英子认为她不是疯,她是太思念了。英子有一个苦命的小伙伴妞儿,因为学戏经常遭受干爹打骂而遍体鞭痕,在偶然的情况下,英子发现妞儿的胎记,帮助秀贞母女相认,结果却发生了母女俩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的悲剧。搬到新家后,英子在门口荒废的院落草从中结识了为供弟弟读书而盗窃的小偷,但她却不把他看作是坏人,两个人对彼此都保有了人性中最大的善意。后来英子的爸爸染肺病去世,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被丈夫的小毛驴接走了……这些都曾经是她熟悉的人,最后也一个个离她而去,英子也坐上了同家人远去的马车,从此告别了童年。影片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只是像在午后读一本散文诗一般不疾不徐,温厚淳和,纯净淡泊。

巴尔扎克说过: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是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有时候,常常仰望天空,恍惚间就回到了童年,童年时所遇到人,遇到的事,历历在目。小时候在老家有一个奶奶,很是慈祥,待我极好。她耳朵有些背,听不清我的名字(琪琪),总是“希希”“希希”的叫我,住在一所青砖的四合院里,每次回老家就往她的院子里跑,当时觉得院子真大,房间真多。屋里还挂着一幅照于民国的相片,一个身着长袍的男人,玉树临风,那是他的丈夫,可惜早于她很多年去世了。她是他的妾氏,解放后唯一的女儿落井而亡,跟着收养的儿子生活,晚年生活因为家人的苛责并不如意,可惜年幼的我当时并不理解她的酸楚。如今,那个奶奶去世有三十年了,院子也早已拆迁不复存在。七八岁的某一天,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耍,遇到了大我们两三岁的一个小男孩,是个哑巴,他拿着两三朵苦菜花,伸手要送给我们。三个小伙伴大笑着说他是哑巴他是哑巴就跑过去了,只剩下我低着头缩回了刚要伸出的手慢慢走过,都不敢直视他那双失望的眼睛。走出去老远回头看,那个小男孩仍旧伸着手呆呆地站在那里。后来搬家了,再后来听说那个小男孩去上聋哑学校了。后来我常常在梦里梦到这个场景,梦到那双失望的眼睛。时至今日,仍然难以释怀于自己的不勇敢,为什么当时不接过那几朵花,说声谢谢。

谈及这部影片就不能不提文学大师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作为影片的背景音乐,多次响起。以前我同很多人唱起这首歌,只是到如今,歌声依旧那么熟悉,唱歌的人却散落在各自的茫茫人海中了。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别离,我们就这样一路经历着,一路远去着。我们渴望长大渴望成熟又不断留恋孩提时光,在自我矛盾的认知中不断丰富和雕刻生命的光阴。而看似逝去的童年,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永远留在内心的最深处,从未走远。

文字来源|张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最是童年总入梦,不能忘却的记忆——《城南旧事》感怀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