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不说真话,就会说假话——我所读到的莫言

朗读这篇文章

作家不说真话,就会说假话
——我所读到的莫言
文|李贤武

最近一段时间,经一名自称为“北京东城区居民”的司马南先生的一番言词激烈的批评之后,口诛笔伐莫言的声浪又一次高涨起来,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司马氏在他的个人网站上满腹狐疑地说,在人才如云的中国作家中,莫言并不是写的最好的,可为什么唯独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社会上有许多美好的事情,莫言为什么非要选择批判而非赞美?
除了像司马南这样的所谓时事评论家对莫言提岀批评外,还有不少网红大佬、自命为爱国者的政客、小报记者、以及一些盲目随风起舞的普通写作者和鉴赏力不高的读者。其中当然不乏居心叵测者和唯恐天下不乱者。
我觉得,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作家,受到国内外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他的言论和作品在社会上引起核爆炸式的轰动,有掌声,有鲜花,有讽刺,有谩骂,有粉丝,有反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贬亵不一,众说纷纭……等等现象都是很正常的。
尽管众口难调,但可以肯定的是,莫言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享有盛誉的作家之一。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并不是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是他敢讲实话,敢言别人所不敢言。他用小说作为武器,通过艺术的手法,把中国农村社会曾经的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其用意是警示后来人,吸取历史的教训,切勿重蹈复辙。在文化道德上存良弃莠,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很好地践行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和季羡林先生主张的“送去主义”。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做岀了超乎常人的贡献。
莫言既拥有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样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又具备蒲松龄“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那样高超的写作手法,经过深入灵魂的思想考问,经过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加工,为中国近百年来的农村社会还原了一幅幅震撼心灵的历史画面,许多典型的农民形象都成为了他笔下有血有肉的素描题材。
他用极其敏锐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悲天悯人的笔调叙写人生。他的小说语言幽默辛辣,思想深髓雄奇,寓喜怒哀乐于无形之中,读之似于无声处听惊雷,总给人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一种震耳发聩的感动,一种令人顿悟的思辩。这是我阅读他的作品时经常发生的体会,也是长期关注他的创作活动得岀的结论。
莫言是当代作家中最敢讲实话的一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秉持为民鼓喉的理念,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最低层百姓的真实生活,对当权者没有丝毫的献媚与粉饰,让一切丑恶现实暴露无遗。这就是他获得无数读者拥戴的原因,也是我最钦佩他的地方。他身上有一股中国传统文人浓浓的高贵气息,司马迁的正气,李白的豪气,鲁迅的骨气。我从不讳言对他的热爱之情,我常常被他作品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所震撼,我对他创作的初衷深信不疑。我在阅读他作品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人所说的什么崇洋媚外不爱国的地方,也没有发现有人所说的诋毁国家贬低人民的现象。
也许是爱层及乌吧。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社会各方面有关莫言的评论和报道,经常思考一些由“莫言现象”引发岀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经过对这方面材料的全面汇总和认真分析之后,我发现目前社会上对莫言批评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莫言的作品为什么不歌功颂德?
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什么?
三,莫言描写社会阴暗面的目的何在?
四,莫言的作品拥有如此庞大的阅读群,是否有蛊惑和误导读者的嫌疑?
五,莫言是否真的爱国?
现在就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莫言在他的文章里和公开场合中多次表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和揭露社会的不公正和阴暗面,反映广大下层百姓的生活疾苦,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心声鼓喉,力图通过文学的力量,引起社会各界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他认为,一昧地去歌功颂德,只会助长官僚政客们的不正之风,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反而没有揭露和鞭鞑那么行之有效。
莫言强调文学的主要作用在于舆论监督方面的批判和揭露,并不代表他不愿歌功颂德,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上没有值得歌颂的东西。而是觉得现在喜欢歌功颂德,哗众取宠的人实在太多,泥石俱下鱼龙混杂,在社会上形成了大量不正之风。许多人往往打着“正能量”的幌子,干着沽名钓誉的勾当。而这样做的人往往冠面堂皇,谋取了私利而不会被人说三道四。即是捞不到多少好处,也总会四平八稳落不下口实。
讲真话容易得罪人,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愿说真话。因为说真话难免要撕开一些权贵们的遮羞布,惹得他们不高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们的攻击,往往吃力不讨好。这对于在处世之道上讲究圆滑变通的聪明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愚蠢而又鲁莽的行为。
然而,莫言在写作上却选择了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不圆滑方式,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坚持批判和揭露的原则不动摇。长期以来,他受到无数次的批评和攻击,甚至侮辱和谩骂,可他为什么还要一如既往地写下去呢?2014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细细想来,这句话不仅仅是莫言个人关于文学写作的态度,而是世界上所有 有良知的作家的宣言书。试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不朽之作,哪一部没有暴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正?
许多人质问莫言,你一味地批评人性的丑恶,揭露社会的阴暗面,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值得赞美的事物吗?莫言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不少人喜欢花花草草和浪漫的谈情说爱,反对我写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但我愿做一个又傻又丑的人……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位读者愿意看我的小说,我就要继续这样写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执着豁达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无畏气概。
其实,莫言的小说随处可见对爱国英雄人物的赞美之词,只不过是他一贯主张用作品说话,不屑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浪费口舌罢了。他在《红高粱》里塑造了九儿、余占鳌等许多的抗日英雄的形象,难道这是他亲日的表现吗?他的大多数作品,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加赞赏并大力宣扬的。例如他在他的代表作《蛙》里,就借主人公“我”的口吻对王肝说:“……不过也幸亏碰上了好时代,退回去几十年,想都不敢想……”(《蛙》第四部〈一〉)他在《生死疲劳》第十三章里借主人公蓝脸的话,表达了对毛主席、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热爱之情:“……我虽然单干,也是毛主席的子民。我的土地、房屋,都是毛主席领导下的共产党分给我的……不行,我要上访,去县里,去省里,去北京。”
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理念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并不是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曲意逢迎西方人的口味。他的作品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曾经岀现和存在过的一些问题,他力图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和意识,力图通过文学的手段引起世界上“平等待我民族”人士们对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创作的初心和态度不仅为中国广大读者所认同和喜欢,也为西方价值观所欣赏和接受。
有人拿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挑莫言的毛病。“ ……莫言的想象力穿越了整个人生境遇。他是描绘人性的高手;有关饥饿的一切一切,他几乎全都了然于心。中国在二十世纪中的野蛮无道,也许还从未如此赤裸裸地像他那样描写在英雄、恋人、暴徒、强盗,特别是坚强无畏的母亲的故事之中。他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没有真理,没有常识或同情心的世界,其中的芸芸众生都显得鲁莽、无助而荒诞……”
他们说这个解说词有诬陷中国的意思,莫言却没有公开反对,而是欣然接受了奖杯,说明他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我觉得颁奖词是西方学者的一家之言,并不代表莫言的立场和观点,他也没有权力更改其中的言词和内容。除非他不去瑞典领奖。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大多数文章虽然也都侧重于批判人类的劣根性和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而莫言却没有像鲁迅那样去唤醒民众。如果真如此君所言的话,莫言的文章为什么受到那么多读者的喜爱?难道大家都是没有价值判断力、不能分辨是非曲直的糊涂虫?
有人拿台湾评论家李敖的话鸡毛当令箭。李敖说:“凡非西方国家的作家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都要背叛祖国。”
 按李敖的这个逻辑,好像人类就没有一个相通的价值标准了。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不代表人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没有一点相通之处。
也有人说莫言不歌功颂德是不爱国的表现。好像爱国者不能讲真话,只能用美丽的语言去粉饰太平。孰不知现实社会中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何其之多!那些口号喊得最响,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人,往往是两面三刀的阴险小人。他们对道德的践踏,对社会的危害,往往是防不胜防无法估量的。
文学担负着舆论监督社会的任务,应该是最讲究言论自由的地方,只有在错误的年代才会发生畸形和变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号称“红色笔杆子”的姚文元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极尽诬蔑之能事,挖空心思罗织了“评吴晗的《海瑞罢官》”一文,由此酿成了臭名昭著的“三家村”文字狱,引发了“文革”导火索,使广大人民群众陷入长期的混乱和动荡之中。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吴晗的《海瑞罢官》的立意是正确的,是一部具有警世意义的历史剧。而姚文元连同他的诬蔑文章却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坑里。
文学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衡量一个作家是否优秀,首先要看他的作品是否为社会最低层人群说话。写作不仅仅是一种高雅的歌唱,最重要的是反映现实鞭鞑黑暗。写作者一旦失去做人的原则,就会在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历史上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至于说莫言的作品“误导青年,蛊惑读者。”更是一些居心叵测者编造岀来的弥天大谎。据我所知,截止目前,中国有声望有成就的作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批评和指责莫言的,反而给了他极大的肯定和赞誉。许多作者和读者对他伟大的创作成就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如高山仰止,对他敢讲真话的勇气更是称赞不已。贾平凹、余华、韩少功等文学界大师对莫言的作品和为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贾平凹甚至认为莫言的小说如果每一部都申请茅盾文学奖的话,可以包揽几十年的奖项。由此可见莫言的文学成就在当代文坛巅峰的位置。如果莫言的小说有问题的话,那么这一大批赞同莫言的作家们都是没有原则不懂文学的,都是崇洋媚外的,都是缺乏爱国热心的。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许多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洗礼,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才流传后世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哪一篇不是经过反复批判得来的佳作?就连家喻户晓的《四大古典小说》,也都曾在问世之后就被列为禁书,它们的许多版本都是通过民间手抄本得以流传下来。
想当年,大诗人李白风度翩翩文才卓然,被唐玄宗招到京城做了翰林待诏,目的是让他写美化朝廷粉饰太平的诗歌。这对一些醉心名利的文人来说是何等荣耀的事啊!可是李白却视若粪土嗤之以鼻。唐玄宗李隆基在中国历史算得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是他沉湎酒色宠幸奸侫,李白敏锐的目光在唐王朝外强中干的背后看到了危机四伏的一面,觉得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革弊政,而非歌功颂德。于是拒绝赞歌,主张改革。当他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李隆基采用时,他才明白自己只是被当做御用文人使唤,根本实现不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便毅然决然地“辞千金而去。”
司马迁在《史记》中真实地记录了汉王朝的功过得失,汉武帝在多次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曾经动过杀他的念头。但最终被太史公实事求是的处世精神和超凡脱俗的写作文笔所折服。觉得杀一个人容易,而历史的真相是抹杀不了的。因此赦免了他的死罪,改为宫刑。司马迁忍辱负重,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史记》得以留芳后世。一个封建君主倘且有如此的容人之量,我们为什么非要将一个敢说实话的莫言打倒而后快呢?
利用手中的权力提高自己压制别人的人,从来都没有好下场,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总有人明知故犯呢?谎言重复一万次也许有人相信,但它永远不可能变成真理。什么才是不朽的文章,历史是最好的试金石。我可以肯定地说,莫言的作品说了实话,记录了历史的真相,一定会像《史记》一样流传下去。而那些只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文章,通篇都是无病呻吟和虚伪说教,只能昙花一现罢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我还未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听说司马南将他批评莫言的视频删除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真理不是越辩越明吗?你怕什么!你不是曾经打倒过不少名人富豪吗?就连联想集团的掌门人柳传志不是也被你骂得狗血喷头吗?怎么反而屈服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听说你被莫言粉丝们的唾沫星子淹住了,这是真的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作家不说真话,就会说假话——我所读到的莫言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