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印象

朗读这篇文章

很早就知道红孩的大名,接触、认识也有好些年了,但真正地走近、了解并相知却是最近这一半年的事。

红孩出道很早,17岁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海绵》、散文集《东渡东渡》《运河的桨声》、文艺随笔集《拍案文坛》《理想的云朵有多高》、散文理论集《红孩谈散文》《铁凝散文赏析》、诗集《笛声从芦苇中吹来》等十余部,创作完成电影《风吹吧麦浪》、话剧《白鹭归来》等,作品多、门类全,更重要的是质量高,含英咀华,流光溢彩。

红孩是一个“多面手”,他集作家、评论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于一身,用作家肖复兴先生的话说就是:“他一身多任,一时多辰,既处庙堂,又处江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流云一般奔波于会议之间,又蛰伏于案头投笔于书本与电脑之中。忙碌着,思考着,写作着,快乐着,也痛苦着。套用放翁的诗,他是恨不得‘一身能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红孩’。”

红孩首先是一个散文家,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作为一个散文家,其代表作品主要有:《东渡东渡》《女人的荷》《唤声姐姐叫萧红》《父亲的农民帝国》《理想的云朵有多高》《红孩谈散文》《时间倒回的钟——红孩散文新作选》等。周明先生说,红孩的散文语言平白朴素,接地气;作品感情充沛,有鲜明的情感指向;视野开阔,涉猎题材丰富;作品有意境追求,哲学思辨色彩很浓;长于叙事,注重细节的发掘和提升;坚持现实生活创作,兼有浪漫主义情怀,思维具有现代性;写作技巧娴熟,神形统一,擅于从小说、美术等方面借鉴,结尾常有出人意料之笔;具有平民情怀,眼睛向下,自觉做到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不断向社会传递温暖向上的正能量。我觉得周明先生的这个评价是既中肯又公允。我个人认为红孩的散文具体、实在,很少空发议论;语言质朴深厚,有一种举重若轻、拨云见日、“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没有几十年的“淬炼”是断然做不到的。


其次,红孩还是一个散文理论家。散文家常有,而散文理论家不常有。放眼中国文坛,能在散文理论方面真正有所建树的人是少之又少,红孩是当之无愧的一位。红孩提出小说是“我说”的世界,散文是“说我”的世界。这是继肖云儒先生“散文形散神不散”之后,散文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红孩的散文思想集中体现在《红孩谈散文》一书中。在这本书中红孩从本体论、情感论、地域论、技巧论、通变论、风格论、主体论、价值论等八个方面对散文的内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接着他又围绕散文与生活、散文现象论、散文与历史文化、散文机构、评奖机制与活动、散文与大众等大家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入手,对散文的外部进行了高屋建瓴式的研究。整本书以人在事中的真切感受为出发点,对某个时期或某种类型的散文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再次,红孩还是一个“有棱有角”的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说:“红孩的评论文字有温度,有个性,有生命感,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采。这些特色来自他对作家和作品的真切感受与理解,更来自他的自身气质和生命深处。”肖复兴先生说得就更透彻了:“红孩写散文,也写评论。看他的散文,会觉得他年龄挺大的,因为他写得老道,走的是古典的路子。看他的评论,会觉得他年龄不大,有些年轻,充满如今有些老气横秋的评论家那里少有而难得的一股子生牤子气。红孩耍着这样两把板斧,在文坛上横冲直撞。”的确,红孩的文学评论,特别是文艺时评,不堆砌理论术语,不卖弄学识,不唬人,不和读者捉迷藏。他是有啥说啥,绝不敷衍。他的文艺时评集《理想的云朵有多高》立足文学,又不囿于文学,如大水漫延,直至文化、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作者丰赡的学养。他写的《对当代文坛的忍与不忍》一文,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有力度、硬度、气度和温度的,“有血性的文字”之一,表现出难得的勇气和良知。

除了散文、评论,红孩还写小说。据红孩自己说,他的文学处女作就是小说。红孩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海绵》等。其中仅《风吹麦浪》一书就收录短篇小说《风吹麦浪》《望长安》《溪水边》《绕城》《茉莉花开》《最后一个知青》《我们都去哈瓦那》《河殇》《西皮流水》《红头绳》《囚徒》《马牙枣》《随风飘送》《梨花处处开》《光熙门》《芳草地》《手脚冰凉》《爱琴海》18篇。《风吹麦浪》被改变成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

此外,红孩还是一个热心的、合格的文学组织者、管理者。红孩从1998年参与中国散文学会管理工作以来,为中国散文界和散文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散文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周明先生高度评价:“自从红孩到中国散文学会参与工作以来,十几年中,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会的各种活动中,不论是评奖、采风、作品讨论会、创办散文报刊,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是担任学会的主要领导后,更是为广大的散文作家奔波忙碌,他编辑的散文丛书主要有《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系列年选、《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散文精品赏析》(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10卷本散文大累、《全国冰心散文奖获作家丛书》等,总计有四五十册。他为全国各地散文作者写的序言、评论文章至少也得有50篇之多。这样的精力,这样的能力,我是打心底里佩服的。”


在与红孩先生的交往中,我感到这是一个真诚的人, 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久经文坛但却丝毫没有世故的人。他在赠我的《东渡东渡》一书的扉页中这样题词:“东渡是伟人出发的地方,由此他改变了中国。相信您看过此书,也许也能改变什么……”在《理想的云朵有多高》一书的扉页他这样写道:“我们因理想而美丽,与飞翔兄共勉。”有次我写了一篇关于苏东坡的文章发他,结果他和我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直言这篇文章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这种推心置腹式的交谈在当下文坛已不多见了。还有一次,大雪纷飞中,我们登上了白鹿原。那天他和我谈了很多,文学、社会、人生,包括生和死。他谈得很动情,我听得很认真。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红孩,一个赤子般的红孩,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平易近人,而是一种慈祥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一辈子交往的人,一个可以终生追随的师长,一个可以以性命相交的中国文化的“托命人”。

史飞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红孩印象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