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台:西安市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朗读这篇文章

造字台:西安市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史飞翔

有这样一个地方,因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汉文字的发祥地”、“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它就是享有“关中四大名台”(教稼台、造字台、烽火台、凤凰台)之一的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位于今西安市高新区细柳街办所辖长里村与恭张村之间绿禾如茵的高阳原上。据《雍胜略》载:“三会寺有台,即仓颉造书处”。《法苑珠林》载:“唐西明寺道宣律师逐静,在京师城南故天业寺修道。忽有一人来至律师所问:‘今西京高四土台,俗云是仓颉造书台,如何?’答曰:‘仓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仓颉造字台周长100多米,高约10米,系夯土而成。夯土中的包含物纯系原始社会后期的石器、陶片。台周围有秦汉以来各代的砖瓦遗物。从仓颉造字台周围田地中所遗存的建筑残物来看,当时这里面积广大,殿宇华丽。

相传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当时没有文字,人们用结绳以记事。绳结相似,容易记混,于是仓颉就开始想造字之法。仓颉听从母亲教诲,深入民间去查访。他跑了九九八十一个村落,翻了七七四十九座大山,趟过八八六十四条河流,拜访了九百九十九个善思会道的能人。他在雪地里发现各种鸟兽足迹,猎人给他讲那是什么鸟兽的足爪印迹,是朝什么方向走的。仓颉听后就想:何不把这些不同的足爪画出来,代表不同的字。这样,世间的任何东西,按它的形象画出来不就是字,遂在高阳原筑台观鸟兽足迹,以造文字。显然,汉字不是苍颉一人一下子创造的,在他之前与同时,已有不少人创造了零星的、简单的图形笔画,他予以收集、整理、加工、提高,加上自己的创造,集大成而成为众多的汉字。《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降粮食),夜鬼哭。”人们用这种想象的情景,表达自己对仓颉的巨大功绩的称颂、感激与崇拜。仓颉集中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从“鸟迹”、“虫文”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汉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代,完成了第一次信息革命,开辟了中华民族进化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为此,人们尊仓颉为人文始祖、造字圣人,并且称他是“史皇”、“颉皇”,他的历史功绩永远为炎黄子孙所敬仰。

仓颉造字台是后代为纪念仓颉而修建的,传说时间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周朝。据史载:周穆王曾在终南山造中天台,又在仓颉造字台前造神庙,名叫“三会道场”。迦叶佛曾在三会道场讲经说法。汉魏以后,佛教兴盛,造字台前的殿宇被改建成了“三会寺”。到了唐代,这里还是相当繁华的。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等曾来这里凭吊。武周朝,官居鸾台郎,知政事,封赵国公的李峤陪帝到此留有《奉和幸三会寺应制》诗:“故台仓颉里,新邑紫泉居。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王舆”。唐中宗时,昭容上官婉儿和吏部尚书郎郑愔陪中宗来此,上官昭容留诗《驾幸三会寺》:“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笺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川缘塞合,二水夹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托鸿修。”到了清代,这里只剩下孤台古庙,嘉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亲自书写“仓颉造字台”石碑立于台旁,残部至今犹存。

民国12年(1923年),康有为坐着马车来到仓颉造字台凭吊,当时他看到这里一片破败景象,唯台旁有一石碑刻有“普度监里”四字,甚感不快。康有为说:“仓颉是‘斯文始祖’,怎能搞成普度监里了呢!”让人铲掉四字。1936年,“西安事变”前,陕西省主席邵力子曾陪同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来此参观。他们曾想在这里修一所仓颉大学,专门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后来,此事不了了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造字台:西安市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