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代称误用三例

朗读这篇文章

年龄代称误用三例

作者:盛书刚

“年逾八十”不是“古稀之年”

 

2004年7月7日《光明日报》A2版刊载马君玉先生《悼张威廉老师》一文,深切悼念南京大学一百零四岁的德语教授张威廉仙逝。作者回忆这位为中德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恩师时写道:“更让人钦佩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您年逾八十,为了中德两国之间的友谊,为了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您不顾古稀之年,单身一人,应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高学府洪堡大学的邀请,决然飞赴柏林。”这里先说张先生“年逾八十”,后说他“古稀之年”,前后抵牾。

“古稀之年”又称为“古稀”,指人七十岁。语出杜甫《曲江二首》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也作“古希”。宋代赵令畤《侯鯖录》:“东坡再谪惠州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邻。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戏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

由于“古稀”是七十岁的代称,所以接近七十岁的人,称为“年近古稀”,超过七十岁人,称为“年逾古稀”。七十岁还可称为“悬车之年”。古代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曰悬车。悬者,挂也。汉代蔡邕《陈蹇碑》:“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后遂称七十岁为“悬车之年”。唐代权德舆《司空李揆谥议》:“及逾悬车之年,奉绝域之使。受诏即路,视险若夷。”七十岁还有“几杖之年”的代称。语出《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八十岁则有“杖朝之年”的代称。语出《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对八十岁到九十岁者,古人称为“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耄耋”“耄耋之年”至今仍是八九十岁老人的代称。下面这段文字,是以“耄耋之年”雅称当代八九十岁名人的最好佐证:“四人均已是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冰心已经96岁,巴金92岁,臧克家91岁,最年轻的曹禺也已年届85。”(周明《文坛四老喜贺盛会》,199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回到《悼张威廉老师》一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张威廉先生既然“年逾八十”,以“耄耋之年”称之,既合乎实际,也饱含敬意。以“古稀之年”称之,则把他的年龄缩小了十多岁,既不合乎实际,也弱化了敬意。

 

“六十八岁”岂止“已过知命”

 

2005年5月31日《光明日报》第8版刊载徐匡迪先生《我的学术生涯》一文。作者在文中自述道:“我于1937年底(12月11日)提早出生于浙赣交界处……”在同一自然段中又说:“现在虽已过‘天命’之年……”这里存在着年龄表达上的矛盾。“现在”是何年?——2005年。1937年出生,2005年是六十八岁。“天命之年”是多少岁?准确地说,词典中没有“天命之年”之说,只有“知命之年”之语,作者的意思可能是“知命之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成语大辞典》第779页“知命之年”词条:“《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因以‘知命之年’谓五十岁。晋•潘岳《闲居赋》:‘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

“已过知命之年”就是已过五十岁。六十八岁的人不是早过了五十岁吗?孤立地看,“已过知命之年”似乎讲得过去。然而把它放到一个年龄代称系统中去,就可以看出它的不妥。这个年龄代称系统就是《论语•为政》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总结”反映了孔子这个哲人一生发展的阶段性,对世人具有励己和律己的双重作用。后人遂以“志学”或“志学之年”代十五岁,“而立”或“而立之年”代“三十岁”,“不惑”或“不惑之年”代四十岁,“知命”或“知命之年”代五十岁,“耳顺”或“耳顺之年”代六十岁,“从心”或“从心之年”代七十岁,形成一个结构紧密、内涵深厚的年龄代称系统。

这个年龄代称系统有六个临界点: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六个临界点分出七个年龄段:1、“志学”之前;2、“志学”——“而立”;3、“而立”——“不惑”;4、“不惑”——“知命”;5、“知命”——“耳顺”;6、“耳顺”——“从心”;7、“从心”之后。人的岁数过了某个临界点,只能在相应的年龄段里寻找位置,不能“错位”到另一个“年龄段”中去。这是使用这个年龄代称系统必须遵循的“潜规则”。

按照这个“潜规则”,《我的学术生涯》一文“六十八岁”的作者,只能在第六个年龄段即“耳顺”——“从心”中去寻找位置:可以说“早过耳顺之年”,也可以说“年近从心之年”。不按照这个“潜规则”办事,硬把六十八岁说成“已过知命之年”,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六十八岁说成“已过不惑之年”“已过而立之年”“已过志学之年”呢?它们不都是“已过”甚至“早过”了吗?不在最近的一个临界点上着眼“已过”,既扰乱了这个年龄代称系统的内部关系,也起不到这个年龄代称系统中某个组成部分应有的表达作用。

对孔子所述的这个年龄代称系统,笔者用《人民日报》1995年、1996年的两张光盘进行检索,结果见下表:

 

所代岁数 年龄代称 95年词频 96年词频 合计
15 志学 0 0 0
30 而立 27 17 44
40 不惑 33 23 56
50 知命 2 0 2
60 耳顺 2 0 2
70 从心 0 0 0
合   计 64 40 104

 

通过此表我们发现:

1、从整体上看,孔子的这个年龄代称系统使用频次较高。一份报纸两年出现104次,平均每月4次。生命力之旺盛,可见一斑。

2、在这个年龄代称系统中,各个年龄代称的词频有很大差别。高的是“不惑”“而立”(56次和44次),不高的是“知命”“耳顺”(都是2次),最低的是“志学”“从心”(都是0次)。究其原因,大概与文章作者大都处在“而立”前到“不惑”后(25岁——45岁)有关,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最活跃的社会群体有关,也与人们对“志学”“知命”“耳顺”“从心”所指代的年龄不太熟悉有关。以“知命”为例,电脑检索某年《人民日报》,“知命”与“知命之年”均为“0”,而“知天命之年”为“7”。正确用法与错误用法之比为“0:7”!其它报纸也有相似情况。

为了正确使用孔子所述的年龄代称系统,我们有必要了解它是怎样“得名”的。前人在对孔子所述的年龄代称系统进行表述时,采用了六个双音节词语(或在双音节词语后面添上“之年”而形成四字格成语)。这些双音节词语的取得方法有三种:首先,选取左右毗邻、意思完整、主旨突出的两个字,这是天然的双音节词语(“不惑”“耳顺”“从心”);其次,对左右不毗邻的,则剔走中间那个字,以形成意思完整、主旨突出的双音节词语(剔走“志于学”中的“于”而成“志学”,剔走“知天命”中的“天”而成“知命”);再次,对意思完整、主旨明显的单音节词语,则将前面一个字划归之,成为“拉郎配”的双音节词语(“而立”)。总之,一要双音节,二要意思完整、主旨突出——这恐怕就是孔子那著名的年龄代称系统“得名”的由来。

 

“初一男生”误称“豆蔻少年”

 

2007年5月20日《新安晚报》第18版刊登一则消息,题为《豆蔻少年轻生决心令人难以置信  只因数学考36分》。轻生者是安徽望江县某中学初一男生,文章说他“年仅14岁”。14岁的男孩能称为“豆蔻少年”吗?

这里的“豆蔻”是“豆蔻年华”的省略说法,而“豆蔻年华”是年轻女性年龄代称,指女子十三四岁。语出杜牧《赠别》诗:“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初一男生可称为“舞勺之年”,古代男性13到15岁有“舞勺之年”的年龄代称。语出《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勺”“象”“大夏”是三种不同的舞蹈,适合三种不同年龄段的男性未成年人。男性十三到十五岁叫“舞勺之年”,男性十五岁到二十岁叫“舞象之年”。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年龄代称误用三例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