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别家孩子是优秀老师,教自家孩子是优秀父母吗——读《园丁与木匠》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现今网上流行着各种比喻亲子关系的词语:相爱相杀、鸡飞狗跳……诚然,孩子给父母带来的除了欢乐,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压力。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其付出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实在太不容易了。

  很多人都会说我们作为老师,教育孩子比普通家长更有方法,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教育孩子真的太难了!比教育“别人家的孩子”难多了!她的小脑袋里经常会冒出各种各样你想象不到的主意,我常常因为她的一些调皮捣蛋行为搞得我怀疑人生,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无济于事?直到我翻开《园丁与木匠》这本书。

  《园丁与木匠》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知名学者。艾莉森从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等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来审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本质,以及孩子学习的规律和真相。她贯通全书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家长妄图依照一个理想模型来塑造孩子,这种“木匠式”养育,根本就是徒劳的。它除了带给为人父母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带给孩子生活在父母期望之下的压抑感之外,别无益处。

“木匠式”育儿焦虑

绑架孩子的人生

  我妈妈常会感叹,当年她也没看什么育儿书,照样把我们姐弟三个带大,我当了老师,弟弟在vivo当软件工程师,妹妹没有上大学,现在自己办厂,是个能干的商人。现在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又是看书学习又是总结复盘的,孩子还是那样不省心。面对养育孩子路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瓶颈问题,我时常在想,难道我所看的那些育儿理念的书都不适合我的孩子?

  看了艾莉森教授的书后,我才知道我一直都在“木匠式育儿”。网络时代的我们更容易了解抚养孩子的专业知识以及更为重要的育儿智慧。我们自然而然把在学习和工作中习得的模式套用到养育孩子上:为孩子设立明确的目标,并相信他们可以被教导得越来越好。

  我期待我的女儿能成为一名有才艺的孩子,以后当个音乐老师也挺好的。在她4岁的时候我就带她去听钢琴演奏会,在她说出自己想学钢琴之后,我就买了一台钢琴给她,她踏上了学琴之路。每天她很早就做完作业,我就会叫她练琴,她就会不太情愿地去练琴。为了能让她愿意主动练琴,我试着跟她谈心、谈理想等方式,跟她一起制定了计划,采用各种加分奖励,可是效果都不明显。每次她不肯练琴,又恰逢我焦躁期时,便会一点就着,我开始批评她,她哭着练琴,最后彼此都不开心,每每想起这事,我就感到胸口堵得慌。我就是书中所说的那种陷入“木匠式育儿”的父母。

  因为我是老师的缘故,亲戚朋友们也很喜欢跟我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我有个亲戚,她女儿上高中,周末都是在房间里自觉地学习。我亲戚很苦恼:“孩子学习很自觉,但是缺少学习的方法,学得又累又没有效率,肯定上不了重本。”我就安慰她说:“孩子都这么自觉了,她成绩也不是很差,学习方法我们尽力去引导了,她吸收不了也是没办法。多看看她好的方面,又独立又懂事。” 我亲戚说道:“但是始终要考个好大学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啊!” 的确,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我能理解作为父母的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其实也是在塑造女儿的未来,但是正因为太过想要孩子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才会变得非常焦虑。

  我们都是木匠式家长,把养孩子这件事儿看成是一件工作,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目标。上个好幼儿园,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归宿等等。我们一直用“为孩子好”的理由绑架自己,意图塑造孩子的人生,只要孩子没有按照我们设计好的轨道正常运转,我们就会开始感到各种焦虑。

  艾莉森基于她对各学科相关研究的把握,直言不讳地说,没有任何可靠的研究证据表明,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细节差异,和孩子成年后的性格以及其他发展成果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和可预测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受到基因、后天环境以及二者复杂的相互作用,最终的发展轨迹和结果,基本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这种“木匠式育儿”的父母就是在自寻烦恼,陷入无解难题中。

“信任”与“爱”的延续

养育宽严有度

  到底怎样的育儿方式才是正确的呢?在艾莉森看来,父母的天职并不是塑造孩子的人生,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养方法更重要。在育儿的路上,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亲密无间,信任有爱的亲子关系有如肥沃的土壤,涵养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稳定、安全的爱的基础要比与父母说话的细节更重要,孩子对你的信任胜过一切方法。

  父母和孩子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段关系,养育是一种传承的爱。父母很重要,孩子是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那里学习的,不管是通过观察的方式还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成为一位稳定可靠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要比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更有价值。孩子不仅会观察父母是怎么做的,也会非常仔细地倾听父母在说什么。像我们这样和父母一起住,平时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一言一行都直接在被模仿和被学习。我们本身就是孝顺的人,所以我们在孝顺长辈方面完全不需要刻意而为之,孩子自然而然就是贴心小棉袄。

  书中还提及,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是否被充分地回答非常敏感。他们回应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或者没有答案的方式就是问另外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刚才问的问题。直到他们得到一个有用的回答,才会表达认同,然后用下一个问题去详细阐述、区分或者问更多的细节。这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你的解释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永无止境的为什么,是孩子在寻求好的解释,并从中学习。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多与孩子沟通并倾听他们所说的,多问孩子一些“为什么”,也多回答一些“为什么”,都可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春天,女儿在阳台种绿豆,没多久,绿豆就开花结果了,女儿惊喜地发现,原来绿豆是长在豆荚里的。当她掰开豆荚拿出里面鲜嫩可爱的绿豆时,她可开心了。后来,她又准备种绿豆了,可已经是秋天了。我妈告诉她秋天不能种,她就问为什么。我妈就解释: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太冷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需要阳光。她就问,冬天也有阳光啊,为什么不可以呢?结果,她还是悄悄地种下了几颗绿豆。我妈知道后,就责怪她不听话,我说,孩子想要尝试,你就让她试试嘛。结果,绿豆是发芽了,就是长不大,枝条很细,更没有开花结果。孩子就是这样,她要成长,必然要经过不断地尝试,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的就是信任她。

“珍惜”和“陪伴”的力量

孩子未来可期

  艾莉森用“园丁”和“木匠”来比喻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在我看来,“木匠式”育儿是不可取的,但养育孩子也不仅仅是“园丁式”育儿便足够了。进化赋予人类的伟大天赋,不是僵化重复,而是灵活应对;不是犯了错误就一蹶不振,而是在错误中学习,养育孩子的路上也是如此。

  看完这本书,我整个人都感觉轻松多了。孩子的未来并非我可以决定的,我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决定孩子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想这本书告诉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帮我跳出了“木匠式育儿”的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理念,看清孩子的真正需求,减少一些养育焦虑,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为人父母,对于子女来说只是一座桥梁,沟通起过去和未来。未来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她年幼时为她备好安全、稳定、多样的成长环境,给予她一段信任有爱的亲子关系,其他的都不必强求。父母和子女之间始终只是一场缘分,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这段缘分,彼此互相陪伴,总有一天,孩子会延续我们活在我们触不可及的未来。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简介:林琳,女,长安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级长,东莞市优秀教师,东莞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

指导:闫德明

美编:长安融媒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别家孩子是优秀老师,教自家孩子是优秀父母吗——读《园丁与木匠》有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