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一世界——读《音乐心理学》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婴儿能否听懂音乐呢?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让我们从视频里一探究竟……

看完视频里的婴儿听音乐后的反应,相信大家对婴儿能否听懂音乐的问题,有了肯定的答案。为什么音乐会有如此大的魔力,让婴儿从欢快、悲伤的情绪中瞬间的来回转换?这背后蕴含怎样的科学呢?音乐对我们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蒋存梅的《音乐心理学》吧!
作者蒋存梅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从事自闭症者的音乐加工机制及干预、音乐训练及脑的可塑性、音乐减压等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多年。这本书围绕国内外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旋律知觉、音乐时间知觉、音乐记忆、音乐调性加工、音乐情绪加工、音乐意义加工、音乐能力等内容,让我这样一位音乐爱好者以及普及音乐的工作者大开眼界,重新认识音乐!下面谈谈我感受最深的三点:

大脑如何加工音乐?

音乐这门艺术是由声音构成的,它最基本的材料——音响有两个特征,一是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二是没有语义性的内容。音乐它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是如何工作的呢?

从事音乐活动的时候,大脑的很多区域都参与了加工。传统的大脑左右半球的二分论——右半球负责艺术加工,该言论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已经被摒弃。因为左右脑中间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连接——胼胝体(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相当于电线,连接左右半球,使其相通)。即便是想象唱歌,在心里唱歌,大脑前额叶(大脑的总指挥)也会活动起来,多巴胺奖赏系统(快乐荷尔蒙),音乐的重要性由此显现——参与音乐活动能让全脑的脑细胞的连接都在激活。

图片

一般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为什么我们对孩童时记忆的儿歌总能脱口而出,成年后甚至到年老时仍旧记忆深刻。我在这本书的第52页中,找到了答案。就记忆储存而言,研究提出了三级加工模型,该记忆有模型包含3种储存模式:他们分别是感觉储存、短时储存和长时储存。研究发现,人类对音乐长时记忆的能力依赖音乐结构特性(旋律音高与节奏信息的整合)和音乐表层因素(音乐表情中的速度、音色、力度等)以及情景记忆在长时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电影《铁达尼号》中Jack抱着展开双臂的Rose,在船头想象着自由飞翔的画面;电影《人鬼情未了》男女主角一起做陶泥的画面。如果您看过这些经典画面,那么当画面再次在脑海中浮现时,便会自动链接主题音乐。

结合教学实践,我在小班的歌唱活动中,将原曲《蜜蜂做工》改编成《吹泡泡》,把原来复杂的词改成简单具象,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音乐节奏、旋律与理解词意,我把动作、情境与词意契合的更紧密,把抽象的听觉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画面,这样设计的歌唱活动效果也令人十分满意。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了音乐记忆的神经机制和情境在音乐记忆中的积极作用。

大脑如何听懂音乐?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听不懂也说不出音乐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想不是因为我们听众的欣赏水平不高,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而是因为音乐它就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和语义性的内容。所以大家会因为流行音乐有歌词,而选择听流行音乐,不听纯音乐。形成大众普遍认为音乐高深难懂的局面,有一个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在我们国家所进行的音乐普及、音乐教育工作,基本上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大家可能被告知“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要想欣赏它就得理解它,要想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等,甚至你还得去学乐理知识。”不知不觉的这种观念就进入了你的头脑。纯音乐类的宣传,反而形成与强化了人们的对音乐的误解。就此而言,对于生活经验不足,词语、词句的积累有限的幼儿来说,要听懂音乐是否就要比成人更困难?但事实是,我们在播放音乐时,幼儿会手舞足蹈,跟随音乐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而变化,幼儿不但听懂了音乐,而且通过肢体表达了音乐。幼儿是如何“懂”音乐的?这就要从音乐心理学提到的“联觉的理论”说起。

联觉就是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之后引起其他感觉器官的心理活动。如:味觉的感受与听觉发生了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声音是有轻、重质量的不同、空间位置不同。味觉、重力、温度、触觉都与听觉发生的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正是因为联觉的存在,才使音乐艺术能表现形象,场景、情绪、思想、哲理等等听觉之外的东西。而不同的人对同作品产生不同感受是非常正常的。理解不同,非但不是音乐的缺憾,反而正是音乐这门艺术最大的魅力。
自从了解联觉理论以后,我就对这事儿特别敏感。许多家长及部分幼儿园教师,在选择音乐材料缺乏科学性,脱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一些时尚、流行的音乐,许多流行歌的词基本不符合幼儿的年龄,且歌曲的旋律音高超出了幼儿嗓音音区,长此下去,不但不能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而且还会伤害到孩子嗓音机能。于是我在想音乐教育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像多数流行音乐那么功利,音乐听众也应该也需要引领,要让音乐回归自然,体现音乐的原本性。

教学如何运用音乐?

如何运用音乐心理学改进音乐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让我从进化的角度了解音乐的起源,大脑是如何加工音乐的,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运用音乐心理学的知识,合理的用人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音乐。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改进音乐教学方法需要懂得音乐学习的原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运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改进音乐教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音乐材料(从旋律知觉、音乐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以及音乐速度和伴奏声部的和声),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

2.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活动(集体+小组+个别化)。

3.摒弃不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模式),构建感性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融合,创设情景激发孩子想象,为孩子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4.给予孩子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充分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前提下,教师改变教学方式,重点关注儿童的感受,培养儿童的个性、创造力。

《音乐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在学习音乐和普及音乐的路上,就像是夜晚中找到了北斗星一样,不会迷失,不会消沉,不会放弃。而音乐教育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学习音乐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邝雪平,男,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幼儿园教学副园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一音一世界——读《音乐心理学》有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