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视野下的中国三千年史观 ——读《枢纽:3000年的中国》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枢纽:3000年的中国》(下面简称《枢纽》)这本书是由施展所著的一本以时空为线索爬梳中国乃至世界三千年社会变迁的综合史书籍。在我看来,读完这本书犹如看完了一部完整的、史诗般大片,波澜壮阔,气势宏大,引发了我的认知升级。此书为了阐释三千年间中国的整个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变化、内在历史演绎的运动逻辑,综合运用了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多维视野的角度对三千年的复杂历史,从宏观层面对我国近百年来的成败兴衰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时,施展老师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理论思维,构建了新的历来叙事。阐述了“何谓中国”,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具备超大规模体的轴心文明国家的历史定位与世界的枢纽位置。为过往赋予意义,为当下确定坐标,为未来勾勒方向。

下面我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枢纽》一书给我的观感以及予我的启发:

01

超越与异化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与难题

书中运用的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解释了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书中谈到,历史之所以会演化是因为人性当中的欲望与信仰。欲望是人类一切行动最为直接的动力来源。不论它是生物性的欲望还是社会性的欲望,都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历史也是无止境的向前发展。欲望产生是因为人类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不满足状态就是欲望。自我意识是建立在非我基础上的,我只有意识到了你,才能意识到我。

历史的演化中必然会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超越与异化。作者在“大国的自我超越”中指出:“伴随着工业革命,一场精神革命也在英国发生,这就是起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它促成了英国在精神层面的世界主义转向。”这其实就是精神的超越而带来的社会变革问题。在此我理解为人类的信仰,或者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群体的自我意识和定位。由于信仰也是动态变化的,当人类的欲望因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新的信仰又会出现,这时又需要新的结构。这样就好解释朝代的更替了。人类的历史就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演化,归根到底就是自己构成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过程。而这种说法其实与尼采的超人主义非常相似。作者在后来讨论德意志的问题时几乎就移植了这种超越学说。他指出:“德国若想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它的精神必须实现世界主义转型,实现自我超越。”由此可见,超越理念是《枢纽》的核心部分,也可以算是历史的“枢纽”之一。

此外,书中体现出的黑格尔哲学观念还让我引申到了人类的自我意识与异化的问题。作者曾说:“只有这样,人类的精神才从以外部世界为参照系、被外部世界所决定,转变为以自我为参照系,自主、自觉。”也就是说,随着历史车轮向前发展,人类的精神或者说意识要更加稳定成熟,才能够促进社会体系的成熟,而不是反过来被制度、社会发明所奴役。比如机器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当我们赋予它智能后,在智能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它会是人类的奴隶;当机器有了自我意识后,它就会逐渐形成欲望,人类的灾难就会来临。而这也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思考的异化问题。社会看似进步发展,有了更简便的生活和更完善的制度,甚至各处都在呼吁人性平等,我们依赖自己发明的工具去探索宇宙,以为自己逐步找到了存在的密码。但是,作为母星的地球却在我们的迅猛发展的工业下渐渐被消耗殆尽,人类自己也早已深陷于工业与科学所造就的各种悲剧中。人的异化、科技伦理以及如何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使人类文明往更健全的地方发展,都应该是现代科技发展进程中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02

广角与聚焦

中国枢纽定位的历史与未来

作者在论述历史时,很好地运用了哲学、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法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给我们展现了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因此,《枢纽》的整体看来不那么像一本历史著作。作者认为,定义下的中国也要视情况而定。例如,现代地理意义上的中国是国家的名字,指代着具体的土地。而古代文明意义上的中国,指的是“天下的中央”,也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达到了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古人就管这种地方叫做中国。作者所论述的是古代文明观念中的“中国”,采用了跨学科的论述框架,这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就史谈史的传统历史写作。过去的书很多都是编年史为结构叙述,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在阅读时都没有“多视角思考”这种感受。这本书如此与众不同,让我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例如此书中在描述中原历史的时候,从宏观上展现了一个超大规模、多元一体的中国:一个超越民族性的中国。通过这些我明白了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不是汉族的历史,这样更好理解民族性等问题。而此书还从整个中国史的时空领域来解读历史,历史囊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环境变化过程,中原、草原、高原、西域、海洋等多方关系来讲述彼此之间极为深刻的相互塑造关系:彼此之间互为条件,脱离开其中一方,另几方的历史都无法获得完整解释;相互联系在一起,却能够让其中每一方都释放出更大的历史意义。

以前谈中国历史,没有完全放入世界的整体框架中去谈论,过去是看着中国地图了解历史,而书中是看着世界地图了解历史。但是怎么看,施展给出了“秩序”一说,大陆秩序、海洋秩序、大陆海洋中介秩序,这样就更好理解中国了。那中国是什么呢?对内,中国是个多元一体的体系;对外,中国是世界秩序的枢纽。未来的秩序中国不仅是最初的参与者,而是改造者的身份加入秩序的塑造。这几年我国提出的一些外交思想,其中我看到,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和这本书中所说达到了契合。我国要主动积极的承担国际责任,加入改造世界秩序。中国需要一套脱离于超脱于现有民族主义说法的全新意识形态,一个新的想象视野!

03

守界与破界

教育领域变革的实然与应然

通过《枢纽》这本书,我还看到各学科教育在日后教学过程中的跨学科教育可能性,跨学科主题教学,顾名思义,是指多学科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举例来说《枢纽》这本书选定了历史主题,但是作者却运用了许多其他学科的专业理论来展开对这个主题的讲解,这给予了我们日后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可行性思考。在我看来,教育的学科应该是融合的,不应该是孤立的、割裂的,形成自己学科内的独立王国。就像《枢纽》这本书,作者在解读历史的时候,把草原、高原、西域、海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学科教育也应该是有机融合的,打破学科的界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学生上课也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习古诗的时候,让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一起备课,这样不同学科知识得到了交叉与复合,孩子得以跨界学习,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的核心素养。同时它还可以融合各科老师,让传统的单科备课变成集体备课,老师们一起交流、互相促进,更好理解彼此的课程,化解学科界限造成的矛盾,增进友谊,和谐校园

教师应具备史学观,为跨界思维提供动能。刚才说了历史是研究过去启示未来的,教师的工作也不是一尘不变的,是不随意志转移的,是动态的,发展的。作为教师应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了解事物的发展,不能活在历史当中,而没有走出历史。我们要从自己的视角看教育,也要从其他学科来看教育,这也是枢纽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只要站得高,视野更大,才能看清方向。过多的从自身视角认识我们的教育工作,如果不更新观念,或者加入新的观念,我们会陷入内卷化,不可自拔。那么我们读书应该分两个方向:自变量与因变量,读教育书籍是自变量,读其他书籍是因变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就更好理解跨界的意义了。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跨界的思维为我们提供了思想的源泉,让我们变得更有智慧,让我们手上有了更多的工具面向更广阔的未来。

作者简介:

骆伟,男,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小学体育老师。

审校:闫德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多维度视野下的中国三千年史观 ——读《枢纽:3000年的中国》有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