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朗读这篇文章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我们前面谈到,教师难以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因为对于暴露自己的不足、来自他人的评判和自身认同受到挑战的恐惧,并由此造成教师与学科、学生、同事的分离。那么,教师要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不再恐惧和分离。书中提到的摆脱恐惧、不再分离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直面各种恐惧,深入理解自我。第二,掌握六对悖论,全面把握教学。第三,创建和融入共同体。其中,前两种是内在方法,第三种是外在的方法。

第一点,直面恐惧,深入理解自我。一般来说,教师因为恐惧教学失败,所以可能会采用各种技巧逃避这种失败。但作者认为,如果要摆脱恐惧,就必须直面恐惧,并将恐惧所导致的矛盾和失败转化为对自身认同的更深入的理解。在这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在作者某门课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表现得很冷漠,特别是有三位女生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传纸条、聊天,对于课堂活动毫不在意,对此,作者感到非常气愤。在某天下午,作者在校园里遇见了这三位女生,她们告诉作者:她们是毕业班学生,厌倦了学院的必修课,而作者的那门课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听后非常愤怒,坚持要这三位女生向他道歉。在那次交锋之后,三位女生中有一位有所转变,但另外两位依然表现闲散。因此,对作者来说,整门课非常枯燥,而且令人心烦意乱,他只想赶快上完这门课,快点跳过这场惨败,因而经常问自己:我能够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使结果更好些呢?但是,作者却很快地避开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应该通过对这些困窘的反思,采用独处静思、沉思默读等与自己对话、自言自语的方式,深刻地认识自我。也就是说,这种恐惧和困窘是一个深入了解自我的契机,在碰到这类问题时,不应该直接进入技术性的“修补”环节,而应该理解自身的独特身份,这样才能找到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作者反思,自己作为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就是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但当他在这方面受到挫折时,学生拒绝和他互动时,他就会感觉非常沮丧和愤怒,因此他的优势也就变成了弱点。我们或许有过这样体会,比起一件我们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情,如果我们在一件自己擅长且在意的事情上失败,更让我们耿耿于怀。

第二点,六对关于教学的悖论原理,也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六大原则。作者指出,要实现优质教学,就需要设计一个教学空间,这个空间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这个空间既有界限又是开放的。也就是说既要根据教材、文本、资源包等确立特定的主题,又要允许学生在这个主题界限内畅所欲言。

➢2․这个空间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课堂既具有挑战性,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探索和思考,又要为这种挑战提供保障,比如,有休息的空间、有补给营养品的空间等,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教育探险空间。

➢3․这个空间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队的意见。如果一个空间要利于学习,必须鼓励学生找到真实表达自己的机会,因为只有人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育才有机会发生。但是,教学空间不只是个人表达意见的论坛,还应该是一个团体意见被综合被完善的地方。这样,个人意见和团体意见不断磨合、相互调整,增长个人和团体的智慧。

➢4.这个空间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传统的“大故事”。一个学习空间应该重视那些充满灵气的伴随学生们成长的真实故事,同时也重视那些在广度上涵盖一切,在深度上揭示规律的“大故事”,这些大故事给个人的故事限定了理解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小故事的含义。这样,学习空间既不会被抽象的概念充斥,也不会在自我陶醉中迷失。

➢5.这个空间既支持独处又随时有群体的资源支持。学生既需要独处的空间保证自己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共同体交流,以便发现个人所不知道的地方,检验个人的想法、拓展个人的知识面。

➢6.这个空间应该沉默与争论并存。在集体活动中,沉默是不太受欢迎的,因为在我们的常识观念中,只有出了错大家才沉默。但是,作者认为,我们可以用沉默进行教学,沉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反思我们说过的话和听到的信息。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

第三点,创建和融入共同体。说到共同体,你应该不陌生,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倡建立共同体。这些共同体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帕尔默认为,这是不够的,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与事物之间的互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就拿我们熟悉的开会来举例,开会看似是与会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但其实还有第三方,那就是会议的议题,与会者是围绕着议题进行讨论的,没有了这个议题,会议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会议的效率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会者在会议过程中对议题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因此,真正的共同体,其实质在于人与事物的互动。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建这种围绕事物进行对话的课堂共同体呢?如何使学生参与到共同体中实现优质教学呢?作者认为,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过程,使其与事物进行互动,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通常来说,我们提到课堂共同体,会立刻联想到一个学生与教师围坐在一起的教室,这样,每位共同体成员可以自由地交流和讨论。但是,作者举了一个看似与之完全不同的例子,在这个课堂中,大家既没有围坐在一起,也没有相互讨论,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而学生不停地在记笔记,然而,学生却感觉到与教师讲的主题开展了对话了。这位教师在上社会思想史课程,他的讲授不单呈现了社会理论的信息,同时化身为社会思想的舞台。他除了解释伟大思想家的理念,还把他们的生平故事讲给学生听,以此激发学生的动态想象,学生几乎能够亲眼看到马克思孤独地坐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写《资本论》。这就好比看一出精彩的戏剧,你坐在观众席上,一言不发,静静观看,不需要跳上舞台参与演出,就有一种亲临其中的体验,让你和戏中的角色、情节、道具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说明,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学习者与事物之间的互动。

前面提及的是真正的共同体的特征以及课堂共同体的建立,接下来还要说说教师学习共同体。按照作者的观点,教师如果想要在实践中发展和成长,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我们第一部分所说的打开内心世界,形成自身认同和完整;二是由教师同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因为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但非常奇怪的是,教师之间的壁垒似乎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垒更加坚固。这种壁垒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教师工作的个人化。与医生、律师等需要合作或公开的职业相比,教师的工作是比较个人化的,教师在上课时,关上教室门,门内就是他的个人领地,不允许别人插手或者评论。这也是教学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缓慢的原因。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教师共同体中有着丰富的教师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关键是我们需要展开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既提高我们的专业实践、又从中提高自我认识。作者认为,这样的对话有三个要素:

第一,话题,能够引发有广度和深度的对话的话题,比如,作者提到一个工具,叫做“关键时刻”,也就是让教师分享自己课堂中的关键时刻,这个关键时刻既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经验;

第二,规则,好的话题可以帮助引发关于优质教学的有效谈话,但也容易触及我们的敏感之处,因为教师们发自内心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就意味着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需要有对话的基本规则来帮助我们尊重彼此;

第三,领导,话题有了,规则也有了,关键还得有人起个头,给教师们开展对话的理由和契机,所以,就需要一个领导。这个领导,应该能够了解教师的真实需求,并且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教师们实现需求。

全书小结

优质的教学,源自教师的心灵,而不在于教学的技巧。教师认识学生和学科的前提是认识自我,教师在认识自我、形成自身认同和完整的基础上,能将学生、学科和同事等整合起来,实现完整的优质的教学。然而,要让教师认识自我、打开内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恐惧,教师因恐惧而常常将自我封闭起来,致使教师与学生、自我、学科和同事的分离与割裂。因此,为了实现优质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直面各种恐惧,并利用这些恐惧所造成的矛盾和失败来深入理解自我,从而形成更好的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掌握六对教学悖论,并且创建和融入真正的以人和事物的互动为标准的共同体中,从而实现真正优质的教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