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读书笔记 -厌女症世界

朗读这篇文章

我们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世界。很多时候厌女症都是无意识的。曾经我认为,世界上患有厌女症的人是少数,后来发现世界上没有患上厌女症的人才是少数,甚至连我自己都会无意识地踏入厌女症的怪圈。

一、什么是厌女症

“misogyny”被译为“厌女症”,上野千鹤子在《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一书中认为,在性别二元制的性别秩序里,厌女症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有不同形式的厌女症。它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男性只把女性当作泄欲工具,他们蔑视和瞧不上女性,将女性只看作性和生育的符号,只要具有裸体、超短裙等具有“女性符号”的特征,就能让男性发生性反应机制;而在女性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当男性与女性处于同一水平下,资源却倾向于男性时,女性会产生“我要是男人就好了”“为什么我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等女性围绕男性发生的竞争和对立的想法。

二、厌女症的社会属性

在传统社会伦理体系中,女性屈从于父权制度,女人绝对从属于父亲和丈夫。例如在克洛维时代,监护制一辈子压在女人身上;女人结婚不用得到她的同意,丈夫对她有生杀予夺之权,可以随意休掉她;丈夫可以像女仆一样对她,她虽然受到法律保护,但她是作为男人的财产和孩子们的母亲才受到保护,女性也一直被束缚于“内”和“私”的领域。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她们的自主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被重视。例如在中国流传的传统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不准上桌吃饭”“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而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女性不再像之前一样被牢牢禁锢在父权制度下,但仍然生活在父权制度的阴影中——“女孩子学理科就是不如男孩子学理科脑子转得快”“职场中隐形的升职玻璃天花板”,而这样的想法流传下去会有意无意影响到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厌女症的社会合理性。而女性本身也因为一代代的流传下去的想法而受到影响,让女性在心理植根自己是“他者”的地位,使自己乃至自己的下一代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正如上野千鹤子在其著作《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中说:“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三、中国的厌女症的网络现状

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为信息的交互提供了便利的平台,而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对于女性的讨论越来越火热,针对各类社会话题的性别讨论充斥于各个互联网平台之上,如“西安地铁”事件,“丰县铁链女”事件,而无良媒体刻意制造出性别对立以收获流量,在网络中性别讨论越来越喧嚣的大环境下,厌女症在互联网的放大下也越来越突出。

作为一个上网冲浪爱好者,微博、小红书、抖音、豆瓣、LOFTER、百度贴吧等都是我经常浏览的互联网平台,较之于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女性用户活跃,厌女话语较少或不明显的场域,那么百度贴吧中关于女性的讨论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现状。

以百度贴吧“孙笑川吧”为例

网络的匿名性为厌女话语提供了滋养的土壤。也为现实生活中存在于角落的厌女情绪和歧视态度提供了公开表达的机会和场所,相对的匿名性降低了发言的道德成本,而对抗性极强的厌女话题促进了群体化,信息茧房的重复强化了既有倾向,后真相带来了情绪化言论泛滥。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女权主义者”往往会被部分男性网友称为“女拳”和“拳师”,而这部分男性往往又被冠以“国蝻”的称号。孙笑川吧也继女权吧(女权吧已经被封禁,百度贴吧现已搜索不出)成为新的“国蝻”庇护所,而小红书、微博则被这部分男性用户称为“女厕所”,因为网络话语的流行和净网行动的开展,孙笑川吧的帖子中大量出现使用了谐音和缩写字,这些字词成为主流,并被贴吧成员所接受。

这些谐音和缩写字大部分较为下流龌龊,有些则充满歧视色彩。例如女权会被打成“女拳”,反对女权则是“打拳”,女人会被打成“木木”(母母),其他的谐音词汇还有“母√(母狗)”“吴涛鸿儒(无套后入)”等。除此之外,还有些不是谐音词汇,被赋予另一层次的含义,如“小作文”(女性群体在网络上发布的文字较长的情绪化自白)、“小仙女”(指广大网上冲浪的女性用户,具有讽刺意味);也有为了攻击不符合“孙笑川吧”审美的女性,使用“奇趣蛋”“坦克”“煤气罐”“自爆卡车”等对女性表达恶意嘲讽。

孙笑川吧的帖子讨论大都充斥着针对女性的肢体、生活、情感、性和心理等方面的暴力,也有试图在贴吧内发布性别对立引起回帖讨论。

更可怕的是基于大数据推荐系统的百度贴吧,会基于点击量、关注量作为推荐的唯一依据,这导致如孙笑川吧之类歧视女性的帖子被更推荐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看到对女性的歧视。大数据推荐系统在贴吧、微博等传播碎片化信息的媒介中大行其道!给每个身处这些媒介的人制造一个信息茧房,这些人在茧房中是如此的舒服,又如此的愚蠢。再者,大数据推荐系统更制造了观点的极端化,让观点冲突更加严重,让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商谈、心平气和的说理成为不可能!

当网络上的语言暴力和价值观撕裂已然成为常态,标签化、污名化和妖魔化成为屡试不爽的抹黑别人的手段,这种符号暴力造成的伤害,正在构成对自由表达的侵蚀腐烂,最后的结果就是沉默的大多数都成了沉默的螺旋,理性、良性的沟通与对话变得不再可能,互联网成为一个血雨腥风的战场或者同流合污的垃圾场,有节操和思想的人都退避三舍。

四、结语

面对网络上的真假、混乱、暴力、非理性的语言,作为人生经历尚浅的我来说,是充满着网络迷因的。网络迷因就像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例如口红营销中会推出“斩男色”的口红色号,互联网上宣传的“白幼瘦”“大长腿”等,铺天盖地的宣传已深入人心。而我曾经也因为自己骑行而把皮肤晒得黢黑而懊悔,但殊不知我已经落入了广告符号系统暴力却温和而不易被发现的形式圈套,网络上所传递的女性符号价值其实是对女性的一种符号异化,它以迎合男性审美主体而建构的“美女”概念,就如“服美役”一般。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适龄女性都被认为有保持美貌的“义务”,“女人天生就要美”“不化妆的女人没有女人味没人要”“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等一系列流传的隐形要求,然而男性却没有被要求过“男人天生就要帅”“男人没有八块腹肌就不算男人”,但是社会绝大部分人认为它是先天合理的。

这些网络迷因带来的不仅是刻板印象和偏见,网络迷因天生的娱乐属性还会降低对于事情本质的认清,“无伤大雅”的网络迷因最终可能会成为合理化性别歧视和偏见的“糖衣炮弹”。经过网络迷因传播形成的随意的厌女不仅降低了人们的负罪感,并进一步加强了父权制社会中开女性玩笑的传统,不仅煽动了男性对于女性的敌对和厌恶,并有可能增加现实中基于女性的歧视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一个物种不比另一个物种更高贵,一个性别也不比另一个性别更高贵,即便我们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勇敢对厌女文化说“不”!

编辑 徐乐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厌女》读书笔记 -厌女症世界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