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隐私》王彦民 -读书笔记

朗读这篇文章

《绝对隐私》王彦民

  • 无论遇到什么坎,想想那些不幸遇难的人,想想那些对生存充满渴望的眼睛,你没理由不活下去;而当你的生命可以为别人赢得生存的时候,你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 面包车开到了郊区的一座荒山上,荒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山洞,阿P一看傻眼了,这里阿P来过,山洞里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当时他压根都没敢进去。(晓评:想到影片《暴裂无声》的片段)
  • 孙发用手摩挲一下钱,感慨万分,还不是因为没钱老婆才走的嘛,这行业虽说不好听,可哭几次就顶自己一个月工资呀。孙发做了一下思想斗争,叹了口气说:“干!”(晓评:日本电影《入殓师》类似,主角发现受骗后,咬咬牙,还是干了。)
  • 就是信用卡。(晓评:信用卡用了不用还吗?啥时候信用卡变成财产了?)
  • 我回了唐山。”“唐山?”(晓评:前阵子发生在烧烤店的暴力殴打事件可让唐山出足了名,好比当年大地震。)

《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瓦

  • 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 人们不会强迫女人生孩子,所能做的是,把她禁闭在某种处境中,怀孕对她来说是唯一的出路,法律和风俗把婚姻强加给她,禁止避孕措施和人工流产,禁止离婚。
  • 萧伯纳说过:“如果锁链会带来敬重,那么给人套上锁链比去掉他们的锁链更加容易。” (晓评:好比疫情年代的健康码)

《我书架上的神明》刘慈欣 刘瑜 吴思等

  • 在今天鲜有人愿意做一个沉默的读者,却都急于做呼啸的作者。
  • 从1978年上大学以来,我一直在大学里学习或工作,天天读书。如今只能说,读过的书和文章对我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这也就应验了“开卷有益”这句老话。(晓评:你读过的书,就如同你从小到大吃过的饭,看不见但是早已经融化到你的骨肉里。)
  • 虽说开卷有益,但影响我们的,常常是人和事,不见得是书。
  • 所谓“秘密书架”至少有两个不同意思:其一是那些经常和反复阅读,对自己有长远影响的书,这反映作者的兴致、品味、成长过程;再则是有重大意义和启发性的书,反映作者的学术追求和判断。
  • 对一个人来说真的有“开卷有益”的“效果”,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已经读了许多许多的书,而且总在思考,总在想表达什么;只有在此前提下,任何一本书,甚至偶尔随便翻翻的报纸、杂志,才谈得上“开卷有益”,因为总有所触动,而且马上联想到另外的问题,于是就要把这些触动赶快记下来,怕过后忘记。这样很苦,也失去了书籍本来所带给自己的乐趣,这时的“有益”,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其次,所谓的“开卷有益”,并非指的只是“新书”、以前没看过的书。真正“有益”的,倒往往是重读时的感受。
  • 世界上所有社会中,最难摆脱专制政府的社会,恰恰就是那些贵族制已不复存在的社会。
  • 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认定了:正规的学业与兴趣是绝缘的。我们读书时似乎没有这样的前提,同学们多是从正课的学习中产生了兴趣,再自己找课外书来读,读课外书的目的,在于扩大知识面,增长思考力,而不是功利心十足地只为考试加几个分。
  • 如今文人“明星化”,名声大噪了;而很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却默默无闻。此人间世象,老朽如我,只能叹息。
  • 司马光是我很钦佩的历史人物,他有执著的政治立场,但在遭遇挫折时退而著书,真是进退得宜、穷不丧志的典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绝对隐私》王彦民 -读书笔记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