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惨案》读书笔记

朗读这篇文章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英] 阿加莎. 克里斯蒂

译者:张乐敏

原作名:Death on the Nile

侦探工作无非是错了就重新再来。

在这本书里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波洛先生,深感荣幸。波罗先生去埃及度假,一边说着“我度假的时候是不办理案件的”,一边就在船上遇到了连环凶杀案。惨还是侦探最惨,自带的buff似乎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案件。

相比起来,这本比无人生还要温情许多。毕竟船上的大部分人都不是被随便拼凑起来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阿婆用了大概四五章的内容在开头详尽地解说了众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正是基于这种对于“人与人之间复杂又微妙关系”的关注,在这个案件当中,波洛先生展现出对人性的洞悉远多于缜密的,证据确凿的推理。大部分时候他都基于对于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分析,从而迫使这些人自动吐露了事情。可能船上的大部分嫌疑人都是一些上流人士,遵循着彼时上流社会的贵族精神,所以在稍微戳破之后就像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说真的,如果有一个人来告诉我,我的行为举止不符合我就读学校的校风,我可能会告诉他,一样米养百样人,母校当年收我可能就是为了增加多样性而不是巩固它所谓的校风。显然,我不会告诉因为这点事情就把真相告诉波罗先生。

不过,正是因为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本书里面的所有人都非常有趣。虽然我依旧没记住名字,但是他们突出而迥异的性格足以识别出其中每一个人:极左又中二的年轻人,势利眼的老贵族小姐,虚荣心和表现欲都爆棚的女作家,恋爱脑的法国小姐……一开始上船的时候,我和阿勒顿夫人一样,非常兴致盎然地观察着每一个乘客,真的很有趣。全船我最喜欢的人是来自美国的科妮莉娅,温柔平和,对待大部分人和事几乎可以称得上“能从下水道里看出优点”,但另一方面她有自己的原则和主张,外圆内方,不会为外物所干扰。

虽然阿婆在这个故事里套了三个案件,但是凶手并不难猜。我很早就猜中了凶手,不完全源自推理,而是来源于多年来《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培养起来的直觉。而中间纠缠的案件也因为阿婆在文中给足了线索而很快得出了答案。唯一和预想不同的是波罗先生处理凶犯的态度,感情和温情最终超越了正义的制裁,他自始至终怀有一颗怜悯之心。

作|者|介|绍

阿加莎. 克里斯蒂
阿加莎·玛丽·克莱丽莎·克里斯蒂女爵士,DBE(Dame 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又译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年9月15日-1976年1月12日),另外又称马洛温爵士夫人(Lady Mallowan),是英国侦探小说作家。玛丽·维斯马科特(Mary Westmacott)则是她写浪漫爱情小说所用的笔名。

她是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Queen of Crime),对英国侦探小说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和富争议的启发。她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让她对文学创作充满了兴趣。而她的姐姐经常给她讲述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使得她对侦探小说的兴趣大增。她曾经对她姐姐说,她也想写侦探故事,可是姐姐却认为侦探小说不好写,并不支持她。正是因为这种相反的刺激,使得克里斯蒂创作侦探小说的欲望更加强烈,并最终促使她写出了第一本侦探小说《史岱尔庄谋杀案》,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上了侦探小说创作之路,一生共创作了79本侦探小说,并改编、创作了许多侦探剧本。

她所写的侦探小说,主要使用密室推理法,而且通常要到结尾才知道谁是真凶。至于角色方面,大多数的作品都围绕着两大人物,分别是赫尔克里·波洛和简·马普尔小姐。

(摘自维基百科)

【Crime Novel or Thriller in Translation】

END

枯木逢春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尼罗河上的惨案》读书笔记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