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创造

朗读这篇文章

 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过程中,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战胜生命的苦恼的途径既不是宗教的解脱,也不是长寿的诀窍,而是文化和艺术的创造。在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破碎之后,正是在创造中品尝到了自我与绝对相整合的欢欣。创造的欢欣是生命最高的欢乐,是一种形而上的欢乐。所以,他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但是要做一个创造者,痛苦和许多变故又是不可缺少的。唯一的幸福在于创造。”
这个提法是普泛的,它不但适用于天才,也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一提及“创造”,总是与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定理、定律的发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创,造之始也”,日常生活中,凡能够运用新的方法对旧的问题做出有成效的改善,凡是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都属于创造。

  倘若将它落实到一位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那么,创造就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它可以是对涉及到教育的一个问题的建立在深入思考之上的崭新理解和不断掘进,可以是对某种教育理论、理念的用心钻研和重新审视,可以是对工作性质的焕然一新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份定位的别具一格的思索,可以是对所教授内容的换一种角度的剖析和把握,可以是对以往坚持的教育方法的新的认知和新的组织,可以是对受教育者地位的颠覆性理解,等等。这样的创造,既包括思想上的,也包括行为上的。而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每一种创造,都带着以新代旧的特点,都带着超越旧日的自我的性质,都是一种对以往坚守的东西的突围。
那么,当这样的创造的因子渗透在一位老师的血液里并且左右了他的教育教学行为之后,他随之具备了怎样的态势了呢?可以看到,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变动不居的,他的思维永远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不愿意固守原有的教条和规范;他会经常面临自己创建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中,他选择了积极应战的姿态,从而使他对职业充满了新鲜感,远离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带来的疲惫和倦怠,对于他,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在别人眼里枯燥乏味的工作,则使他收获到生命的丰盈;他不满足于已有的状态和拥有,时常审视自己,使自己努力地超越环境的限制,每天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之中,而他的这种昂扬的情绪,则会感染他周围的人尤其是学生,这是一种高贵而积极的精神传递,它一扫颓靡之风,如清风朗月般莅临大地,创造使他自然地拥有了这样的感染力;他不断尝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事业,不断探索新的适宜于不断变化的受教育者的方法,在这样的探求和开创之中,他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又督促着他继续着自己未尽的航程,这样,他的职业生命得到了长久的延续,所需养料得到了长久的补充,他会始终保有热情,并且能一次次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同样不可避免的,诚如尼采所言,一个创造型的老师,他会遇到许多的痛苦。首先,他要克服与生俱来的惰性。创造是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的,而它的成果,又来得慢,来得迟。坚持求索却一时难以看到曙光,取得效益,这对一个人的恒心和耐力是一种残酷的考验。他必须静下心来,持续地探求,一篙放松,则前功尽弃。其他老师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他却偏偏要付出比常人多的劳动,并且时刻要提醒自己不能因为怠惰而放弃,劳累不但表现在身体上,还表现在精神上,这无疑是一种痛苦。与之相应的,还在于,教育方面的创造有着它的特殊性,它与灵感有关,与智慧有关,但一位老师面对的,是关于人的培育工作,不敢有丝毫马虎,所以,就带上了稳健、踏实、反复考证、充分积累、深入探求、缜密思想的特点,也就是说,教育领域的创造,必须建立在一个老师充裕的知识、崇高的学养、丰富的经验、进取的精神、强烈的责任之上,没有这些,创造往往就显得轻狂随意,飘萍无根。那么结果呢?它会因为不符合教育规律而走向失败,不但打击了创造者的积极性,使他陷入沮丧的泥淖而最终放弃,而且会使他人找到相关的口实,成为攻击创造者的有力借口,而使创造者畏葸不前,缴械投降,于是,教育领地里就又多了一个平庸的教师。因此,为了创造,一个老师必须默默地积蓄力量,必须广泛地占有各种有益的营养,必须不断地学习、思考、吸纳、消化,这个过程足够艰难,足够漫长,又如何不让人痛苦呢?

  其次,他会受到环境的严酷挑战,而他又必须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姿态面对来应战。这又是一重深浓的痛苦。一方面,大的环境在那儿,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想、那么做的,他要突围,毫无疑问会面对敌意,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另类”,没有人会因为固有的惯性喜欢一个打破常规的人;另一方面,他的创造在很长时间内不但不会得到积极的回应,而且会迎来种种的怀疑和否定,——当今的教育,已陷入急剧的功利性,而教育本来是缓慢的,理想的成果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看到的,但我们的衡量标准却倾向于前者,倾向于一蹴而就,倾向于马上见效,为此,创造者就面对着深重的压力,他会不被人理解,他会受到排斥和质疑,正如汤因比所说:“如果这个创造性的天才不能够在他的周围环境中实现他自己已达到的那种改变,那么他的创造性便会陷害他自己的生命。他会让他自己同他的行为的场所脱节;然后在丧失了行动的能力以后,就会失去了生命的意志力。”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他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配,并且要有坚定的信念,在学会在孤独中坚守,在打击中仰望。这往往会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

  然而,在痛苦中,他却有着其他人难以得到的幸福,完全可以说,正是这种幸福,促成了他的百折不回,他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当这样的创造的因子渗透在一位老师的血液里并且左右了他的教育教学行为之后,他随之具备了怎样的态势了呢?可以看到,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变动不居的,他的思维永远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不愿意固守原有的教条和规范;他会经常面临自己创建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中,他选择了积极应战的姿态,从而使他对职业充满了新鲜感,远离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带来的疲惫和倦怠,对于他,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在别人眼里枯燥乏味的工作,则使他收获到生命的丰盈;他不满足于已有的状态和拥有,时常审视自己,使自己努力地超越环境的限制,每天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之中,而他的这种昂扬的情绪,则会感染他周围的人尤其是学生,这是一种高贵而积极的精神传递,它一扫颓靡之风,如清风朗月般莅临大地,创造使他自然地拥有了这样的感染力;他不断尝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事业,不断探索新的适宜于不断变化的受教育者的方法,在这样的探求和开创之中,他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又督促着他继续着自己未尽的航程,这样,他的职业生命得到了长久的延续,所需养料得到了长久的补充,他会始终保有热情,并且能一次次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最主要的,是他在创造中克服了生命的贫乏,他拥有了其他人难以得到的丰盈和充实。每一次的创造,都是他对原来的自我的超越,在这样一次次的超越中,他越来越变得睿智而深沉,智慧而练达,勇敢而坚定。是的,他用一生从事了一份职业,但他也用一生诠释了这份职业并且赐予它应有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造帮助他超脱了职业的限制,而在崇高的意义上把握到了生命的真谛。
我们今天的教育,之所以看到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趋同化,支配教育的思想是统一的,框定教育行为的规范是统一的,教材是统一的,评价是统一的,它使一位教师在走向工作岗位不久之后,就成为一定模式的严格的遵守者和履行者,这种情势,很容易使一位教师在走向熟练的过程中也走向僵化。再比如,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媒体时代,信息泛滥,造成人对他人成果的极度依赖——想得到什么思路,随处可见;想获得什么流程,俯拾即是;想借鉴什么方法,信手拈来。这种局面,使教师的惰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创造说到底,它的受阻因素除了外部客观环境,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人性的某些弱点,守旧多么容易啊,顺着前人开凿的河流前行多么便捷啊,直接拿来他人的成果为我所用多么轻松啊。正是在这样的前行姿态支配下,创造的勇气日益消磨,创造的智慧日益退化,而创造力也就随之而减弱了,消失了。

  而汤因比,曾站在文化历史的高度上告诉我们,导致一个文明的衰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少数人的创造能力的衰退。放在教育上,我们完全也可以说,教育的滞后和困局,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创造型教师的减少,大家都或情愿或不情愿地依附于目前已形成的定局,有不满,有抱怨,不忧患,却就是没有创造,教育,又如何能迎来他辉煌的明天呢?
无论是从事关民族振兴的教育大事而言,还是从个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言,我们都需要创造。一个坚定的个人,不应该被裹挟进洪流之中,而应该毅然绝然地担负起教育兴国的重任,“惟日孜孜,无敢逸豫”,“虽九死而不悔”,为教育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路途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走向创造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