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当尼采哭泣》欧文·亚隆

朗读这篇文章

1882年最后几个月的维也纳,星光熠熠。

为缓和偏头痛四处“游牧”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旅居此地,次年将要出版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正在心中渐渐成型。

心理学泰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尚是一位年轻的临床神经专科医生,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正在酝酿与萌芽。

弗洛依德的恩师与挚友、19世纪最负盛名的医生约瑟夫·布雷尔在此行医,短暂地涉足心理治疗领域。

尼采 弗洛伊德 布雷尔

本书作者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亚隆,根据这些有限的史实虚构出布雷尔医生对尼采进行心理治疗的故事。

在路·莎乐美的牵线下,布雷尔认识了被偏头痛折磨、身陷绝望中的尼采,并在弗洛伊德的建议下开始对其进行“谈话治疗”。

路·莎乐美

两位天才的交锋如棋局对弈、如两军对垒,医患身份几度易转。走过试探、怀疑、批判、压迫和权力的争夺,坦诚而亲密如友谊般的关系逐渐建立。

被世俗束缚、无法正视自己本心的医者,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选择,走出了虚无的困境;因情感的背叛而怀疑一切、孤独至绝望却高傲地拒绝承认的哲学家,终于在一场敞开心扉的痛哭中,得到解放和解脱。

在这场相互的疗愈中,两人都渐渐走向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观,接纳了真实的自己,以崭新的心态开始自己的后半生。

上帝的死亡、人生的无意义,使人得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而意义的创造,在于先以独立的意志做出选择,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

正如尼采所说:

「命运之爱——选择你的命运,热爱你的命运。」

我被尼采终于卸下心房的泪水和对孤独的主动选择而深深感动。

作者还辛辣地讽刺了厌恶疗法等认知行为疗法,将其比喻为驯兽师与「被训练来用后脚站立与跳舞的熊」。

真正的心理治疗,是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上,在底层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与自洽所带来的对整个人生看法的焕然一新。

「人永远无法真正从他人得到帮助,人必须要找出帮助自己的力量。」

某种意义上,心理咨询是自救。心理医生只是一个引导患者思考的助推力。

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作者以几位大佬真实的立场探讨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人生的无意义这四大终极问题,书写关于有限、上帝之死、孤立、目标的最深切的忧虑,展露对空虚、遗忘与死亡的恐惧,剖释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结构,并具体而写实地为读者展现心理咨询的真实过程。

哲学、精神分析学、心理治疗方法,这些严肃的理论被春风化雨般融入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中,使读者在对故事推进和结局的渴望中,与两位主人公一同思考他们绝望的终极原因,进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

最后我想谈谈尼采的永劫回归。

时间是无限的,但宇宙中的物质是有限的,因而其排列组合也是有限的。所以,当下的生活在时间中会重复无数次,这种循环是必然的。

如果你不满意目前的人生,那么想到同样的人生会在不断重复中成为永恒,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于是产生过自己满意的人生的渴望,并由此获得力量。

这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作者用它来说明每一个选择的重要性。

但我对这个理论有疑惑。

首先,对于时间无限我存疑。

时间在客观上是否线性前进、甚至是否存在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退一步来说,如果时间和空间一样,是在大爆炸的那一刻产生的,那么回望的时间必然不是无限的。根据R与1/R对偶性,宇宙的膨胀与收缩是对称的,时间和空间都将重新归于一个奇点。此时时间——至少是对我们有意义的时间——消亡了。

其次,我对永劫回归增强了每一个选择的重要性这个结论存疑。

因为就算时间无限、能量有限的假设成立,我们在看到一个瞬间的永劫回归的同时,也不该忽略它的反面,即在永恒的时间中,所有未被做出的选择、所有未被体验的生活,也都将在过去和将来被重复无限次。

你就算把这辈子过满意了,你不满意的所有其他形式的人生也都将在无限重复中成为永恒;同样地,你就算这辈子没有按自己满意的方式过,也可以把希望寄托在无限时间中。

于是无论怎么选择,在无限面前都失去了意义,每一次选择的权重反而被无限稀释了。

我没读过尼采的任何著作,因此不确定对于永劫回归的理解是否是我的误读,希望有懂得的朋友给予指教。

. The End .

shadow031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当尼采哭泣》欧文·亚隆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