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读书指南》 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孔鲤

我们曾经和传统决裂过,似乎传统便是愚昧和落后;现在则又把传统捧上了天,却不了解传统的内涵究竟有些什么,只能得到一些皮毛,甚至把读经和穿汉服之类当作时髦。

此书甚短小,一日时间必可翻完,若对国学有所了解,那半日即可过一遍。

如今社会处处在谈「国学」,至于何为国学则一问三不知,只知叫嚷着「文脉已断」、「人心不古」的咏叹,于事无补。

为何国学不彰?只因土壤已无,与五四运动几乎同时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蔓延开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步入高潮,最后收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河殇事端,国学的社会土壤已经失去。

好在学习国学土壤失去的只是第一层的表面,国学的种子早已播下了几千年,只要有水浇灌,必然重新生长。

中国是大河文化,因为是大河文明所以依赖于土地,因为依赖于土地所以安土重迁,因为安土重迁所以是宗族社会,因为是宗族社会所以才有了儒家生存的土壤。

同时中国很大,大所以能容。因为大,所以可以容纳不同的思想,因此儒家思想以外,或独立却与儒家有所纠葛的法家、释家,或完全独立于儒家的道家、墨家,等等,皆有赖以生存的土壤。

梁启超

此之谓「国学」。

梁启超《读书指南》分两册。上册《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介绍中国古代重要典籍,并配以「宜背诵」、「宜精读」、「宜浏览」的评语,对于初入门的学子来说,这种指点非常重要。下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对《论语》《孟子》等经典、《史记》《左传》等史书、《诗经》《楚辞》等文学都附以自己的评价,告诉学子何处当精读,何处当略读,全书大义是什么,有非常高的指导作用。

当年胡适写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其实大谬,这等书目,不仅现代人读了会困难,便连百年前的学子每日只学国学的也难以全部读完,更何况里头有《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梁启超也说过:「总而言之,胡君这篇书目,从一方面看,嫌他墨漏太多,从别方面看,嫌他博而寡要,我认为是不可用的。」因此要入门国学,还得看梁启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梁启超《读书指南》 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