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 | 中国散文五十年 - 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 占边

说起林贤治,大家首先会想到这是一个鲁迅研究专家,他写的《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等论著都是耳熟能详的评论研究。这本《中国散文五十年》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有一定的含金量。

本书将中国当代散文比喻成「树」。从「根」「干」「枝叶」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当代五十年的散文史。

其中的「根」是综述部分,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体制对作家写作的影响。其中「干」是「枝叶」部分的总结,高度概括了近五十年内内地和台湾的散文系统。「枝叶」当属全书最精彩部分,分为三章节,既对每个作家给出独立评论,又将其前后对比联络起来,勾勒了一幅中国当代散文地图。

林贤治对各个作家的考量评述都有着深刻的见解,他笔下那带火的文字,就像黑夜里的幽光,燃烧思想照向漫漫长夜。这满腔的热血,真真让人看着痛快。

根 干

《文心雕龙》里有句话说,秦世不文。说的是秦朝政治极权,定于一尊,文学上没有多少建树。

反观中国历史上的散文三大勃兴时期:春秋、魏晋、五四,哪个不是王纲解纽的偶像破坏时期。

散文对于自由精神的依赖超过所有文体,因此,当时代禁锢时,散文的发展只能依赖个人的坚持,难以出现盛况。

林贤治以阶级斗争和经济改革特征为界限,将50年代到90年代这五十年的时间分为了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

在整个前三十年中,中国散文完全呈一元状态,除开地下文学,很少有公开出版的散文能脱离「八股」模式。

后二十年,中国散文获得生机,渐渐回到人们视野。

简约 不规则图形 分割线

灰褐色的50年代

50年代文艺整风,在斗争的环境里,作家们都处于警觉不安和恐惧的环境中,那时有小说戏剧诗歌,唯独没有散文,因为写散文最容易暴露自己。

橙黄色的60年代前期

1956-1957年,受到毛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鼓舞,中国文学出现过一段极短暂的春天。

赤红色的60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末

60年代前期的「百花文化」没过多久,就遭到了「反右」斗争的践踏,随后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大批作家遭受政治迫害,失去写作的权利。

简约 不规则图形 分割线

橙黄色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

七八十年代之交,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苦难迫害的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的 「报告文学」和「回忆录」,这些散文,以惊人的真实和直白形式,赤裸裸地揭露那些黑暗的记忆。

杂色的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

八十年代中期,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相对稳定,中国文学展示了一往无前,坚定不移的气势。90年以后,散文显现出了热烈和繁华的局面。

枝叶
五十年风雨,也成就了一批致力于散文写作的作家。林贤治在本书「枝叶」部分,解读了下列15位作家作品。

1、孙犁
孙犁是从革命的道路走过来的人,早些年他行文常提及「战斗」,且字里行间也拂荡着一股强健的气息。

及至晚年,他对文革的态度也渐渐皈依传统,文字里多了淡泊退让,而不见热烈的抗争。

对于孙犁来说,写作就是还乡的过程,他对乡村草木人物,无不倾注深情。

2、汪曾祺
汪曾祺的后半生备受损害和屈辱,虽然他和孙犁走的道路的并不一样,但写作风格却相近,因为他们都十分关心故乡人物的命运,以故乡作为终生写作的母题。

较之孙犁,汪曾祺的作品多了一层江南水意,更湿润,更柔软,更清新自然。

作为「一个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他总是用他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

3、张中行
张中行是一个有着牢固民本思想的国学家。

作为一个地道的国学家,他又深谙西学,常以西学反观国学,不致为传统桎梏所囿。

在国学中浸淫既久,不免沾些名士气,但他的名士气除了草艾的芳香,也有伧父野老的世俗气。

4、杨绛
杨绛出身帝都名门,优越的家庭环境陶冶了她某种贵族的气质,她身上有传统女性特有的文化性格。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无法对政治不关心。

但杨绛却很少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她长期以来都在寻求安全感,或许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基本状态。

5、宗璞
宗璞与杨绛一样,都是名门之后。

她的父亲冯友兰在文革时期为「四人帮」所利用,引起知识分子们的普遍责难,宗璞义愤填膺为父辩解。

作为政治运动的受害人,宗璞笔下充满无奈,但她同时也保留着一颗热爱生命的心。

6、邵燕祥
八十年代的文坛相当沉寂,邵燕祥却用一笔割开伤口,用热血为历史写下一篇篇文字。他让文学在道义中。

邵燕祥的杂文既有重于现实的文学批评,也有关注文史随笔的文明批评,他下笔写了很多长文,多和政治史、思想史有关。时代的动向,一直吸引着邵燕祥的眼球。

可以说,邵燕祥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他也是少数具有自审能力的作家。

做会思想的芦苇,发议论的芦苇,这就是邵燕祥的全部。

7、王蒙
五十年代的王蒙是个严肃热情的「少布」,到了七八十年代,他却变成一个来往于雅俗之间的两栖人。

王蒙因「错划右派」而跻身部长之列,算是受到了命运的宠幸。在面对不合理的遭遇时,王蒙教人注意自己的心理平衡,而不是对社会原因进行深究,他缺乏像鲁迅那样自省与自审的精神。

对于王蒙来说,逃避恐惧痛苦和优越荣誉感都是他所具备的,这是一种假快乐。

作为中国文坛「跨代」的代表,王蒙显示了过渡时期中国文学的特色。

8、贾平凹

本书中林贤治对贾平凹的痛斥毫不留情面,说他是个前后判若两人的「专业作家」。
作者指出了贾平凹的几个不足之处:

一、身为「专业作家」的本身不完整性。专业作家即为意识形态而生存, 这种写作方法产生的后果是无法克服专业化带来的生活疏离感;

二、农民意识太重。所谓农民意识是农民所特有的品质,它既保存了人类天性中美好的部分,也有狭隘保守的局限性。贾平凹对城市的仇恨就是农民意识作祟;

三、对女性显示出变态的男权主义态度。贾平凹认为现实中的女性和《废都》中的没多大反差,他作品中「丑的、脏的、不健康的成分」神驭赏玩女性的情节大有所在;

四、贾平凹把人类争取个人和群体主权的行为当做是一种谵妄,胡闹。

在作者眼中,贾平凹是一个在阴影下写作的作家。

9、余秋雨

如果说贾平凹是在中国旧文人的阴影下写作,那么余秋雨就是生活在「王朝的背影」里的作家。
本书作者林贤治认为,余秋雨在作品中夸大了文化的价值,把文人当做是「人文」的代表美化了。

在林贤治眼中,余秋雨不过是一个对他人苦难如同隔岸观火,毫无恻隐之心的人,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津津乐道的人,一个对大众传媒感兴趣,积极进行自我炒作的人,根本谈不得什么「历史沧桑感」和「人生沧桑感」,根本没有自己的声音,只不过空有一副「假嗓子」而已。

10、王小波

王小波当过红卫兵,当过「上山下乡」的知青,因这两个身份带来的受愚弄的感觉一直影响着他的杂文创作。
为什么写杂文?王小波这样回答:「作为一个人,要负道义的责任,憋不住就得说,这是我写杂文的动机。」

在杂文中,王小波强调自由民主科学,骨子里是严肃的,但笔触却充满黑色幽默,常常令人忍俊不禁。

11、苇岸

苇岸和王小波一样,都是中年早逝,但和王小波不同的是,苇岸并不像王小波那样有趣。
苇岸更像是一丛芦苇,永远地守望着宁谧的湖。

在他书里,人类与自然一体,彼此难以割舍。

《大地上的事情》是苇岸生前出版的唯一著作,这是一部启示录,也是一部赞美诗。

12、一平

一平和苇岸一样,作品很少,目前只出版过一个集子《身后的田野》。
虽然未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但母庸置疑的是,一平同苇岸一样,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他们同样天生仁爱,并不因经历文革的摧残而有所损害,他们的心都是那么开阔而纯净。

13、筱敏

作为一名女性,筱敏对于妇女的命运特别关注,充满悲悯之情,她笔下的劳动妇女平凡的生存,无声的消殒。
除了关注妇女,筱敏的文字还有一个主题,就是对于知识分子身份的自省与批判。

她写革命,写自由,写民主,写家庭女性,写知识分子,都来源于对自身困境的内省。

14、刘亮程

刘亮程是九十年代最后一位散文作家,他经历了农村的世事沧桑。
多少庄稼人和树木田野,都在他的眼中化出化入,生死衰荣。

他的作品宛如顿然隆起的一片泥土,使众多文人相形见绌。

15、台湾散文

台湾散文属于另一个系统。
相对于大陆来说,台湾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林贤治眼中,台湾散文缺少博大深沉的风格,这本书中,也只花了短短一页多的篇幅概括。

音符

书中直白的批评想必已经刺痛了很多人。读罢本书,让人不禁感叹:林贤治真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啊!

评论界评价林贤治是学界的异类,也是当下思想界的异类,赞扬他与众不同的批评激情。

但也有人对他偏激的言论颇有微词,因此,在阅读本书时,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思考。

猜猜为什么前面说15个作家,最后却只列举了14个呢?
自己看书去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林贤治 | 中国散文五十年 - 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