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民国时期,水浒传为什能风靡广西

朗读这篇文章

文/易水长弓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有时候,这话后面带的是个惊叹号。

据说,民国时期,蔡锷在广西游历的,眼见当地民风彪悍,尚勇好斗。民众多学水浒人物那般,认大哥,拜把子,拉帮结派。于是,向随行发出了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叹息,罕见地,还以三个切记结尾。

民国时期,水浒在广西可谓家喻户晓的明星读物。至于怎么流行起来的,一起来看。


民国,中国最重要的两条对外贸易线,一条就是东南通商口岸走的海路。另一条,则是云贵两广合成的陆路。

在第二条路上行走的客商,虽然没有第一条上的赚钱。但客商的数量却是远远多于第一条上的。

没办法,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当时的中国人不太喜欢和通商口岸的洋人打交道。西南地方又相对太平,很少受到战火的波及,行商的风险自然更是大大降低,加上西南一头连着广东,一头连着西藏、尼泊尔、越南和缅甸。两边的经济资源差异,任何一头的东西,到另一头都能卖个好价钱。

安全、利润高、文化认同感强,使得西南地区成为行商们眼中的香馍馍。客商络绎不绝,在这条路上餐风饮露。


民国时期的西南,留下了很多东西。比如茶马古道,比如药材集市、再比如,促成了水浒传在广西的流行。

清明两代,说书人行业比以往任何朝代都火爆。后来,这个行业竞争惨烈,一部分业内人士就跟着行商团队走南闯北,成为了客商队伍,说书唱曲的手艺人。

专职给行商说书,因为要东奔西跑,所以报酬高。许多在说书人都用起了这个商业模式。

当时,行商的人从西藏、尼泊尔、越南等地进货,带了大量的地毯、动物毛皮、橡胶棕榈什么的,最后都是在广西和买家交易,辗转卖给有消费的广东和江浙富户。

为什么不在广东交易?最主要的原因,当时广东的交易税特别高。有时征税的钱,都快赶上出手货物一多半的利润了。一下子要拿掉货主一多半血汗钱,谁还到广东去啊。

那就出门向西,到广西去呗。当然,这地方三不管,没人收税不说,关键是广西到广东这段地的路特别不好走,走这段运货的钱,也贵。


行商们在广西交货,为了减少货物被抢、摔坏等灭失的风险,往往都采用分批运输的方式。往往,越大批量的货,行商在卸货地待的时间就越长。好吧,这段时间里,说书先生们也没闲着,他们在当地支起板凳,放张台子,就给当地人来上一段。

一来,和当地人混个脸熟,回头万一闹点不愉快还有情分在,要是想在当地办点事,大家熟络也方便,毕竟,行商在这,待的可不是一天两天。二来,挣点外快,这抛家外出,跟着行商们走南闯北,不就看在钱的面子上,既然都向钱看,说书先生自然也明白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

慢慢地,说书先生们发现,虽然他们讲《西游记》、《说岳全传》、《封神演义》、《三国》。到广西人民,最喜欢的还是《水浒》。

广西十万大山,在民国时期,大多是民智未开化的地方。你和他说诸葛亮怎么抓孟获,他听不懂。你和他说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他们不信。你和他们说岳飞怎么保家卫国,他们觉得那太遥远了。

他们听得懂的主题词,叫打架。因为当年,他们都相信拳头,平常还亲自操演。


广西人打架真的很猛的。这不仅表现在他们身手好,还表现在他们很团结,一旦有伙伴被欺负,往往会有大把大把为他打抱不平的人。

元朝那会,蒙古军打遍天下无敌手,五万大军进军广西,硬是被当地八千土著打的灰头土脸。

明朝两次对日作战,广西招募了一支队伍,全部由当地人组成,号称狼兵。曾经以五千人端掉了日军占领的平壤城,斩敌无数。

清朝以来,因为广西人太彪悍了,政府怕他们出来就收不住了。甚至还颁布了广西人不用当兵的政策福利。

白崇禧的桂系军阀,清一色的广西子弟兵。实力远远在中央军之上。长沙会战,抗日先遣队就是桂系的一个师,和日本王牌311师团是一比一的伤亡比例死磕。能打程度可见一斑。


一边是尚勇的人民,一边全是好汉用勇武改变命运的书籍,双方自然是很快就能搞到了一起。

后来,从广西归来的说书人,把当地爱听水浒书段的消息告诉了同行,却引起了戏曲行业的注意。

于是,很多牛逼的戏班,到广西给大伙演“武松打虎”、“江州群英会”等水浒经典曲目。这么一来,水浒的名头在广西更响了。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嗅到了商机,市面上,就像在一夜之间,多出了很多水浒书籍。识字不识字的,都买了一本。

有个小伙伴是广西人,他曾告诉我,他大爷爷是读水浒学的识字。也不知,这和水浒在广西的流行有没有关系,要是有,水浒功德无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水浒传》读后感:民国时期,水浒传为什能风靡广西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