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动心,更要动笔。

朗读这篇文章

“每天写一点儿”在小孩儿们的“怨声载道”中,凭借我的“一意孤行”以及“己所欲,必施于人”的信念下,竟也推行了下来。

小孩儿们从陪伴自己成长的“人物”系列到与自己一起经历岁月洗礼的“小物件”。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故事场,在“人物”系列写作中,小孩儿们从现实中的人物写到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人。

本着先养成再坚持,先喜欢再热爱的原则,我没有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而是给了学生充足的自由以及广阔的选择空间。

比如喜欢偶像团体的小女孩儿,每天向我介绍其中一个,在得到我的回应之后,小女孩儿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考场作文初一要求不少于500字,这小姑娘每天能写一千字左右。果然,热爱才是最好地的内驱力。

有人在写“人物”系列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写作的过程也是内心溯源的过程。在文字一点一点的拆解中,重新感悟父母对自己细小琐碎的爱。

有小孩儿写完了初中同学和初中老师,开始写小学同学以及老师。站在初中生的视角本位,再去审视小学的生活,我恍惚间能读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韵味。

还有小孩儿在写完身边人之后,动笔写起了自传、连载。

惊喜的是,不少小孩在“每日一更”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楚涵围绕校园一角,写了上千字,迪妮的市井烟火,常常让我读出冯骥才先生《俗人奇事》的感觉。CC从开始索然无味的文字,到现在在文字的世界中,运筹帷幄。

小孩儿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校园四角的天空。

小孩儿的世界很大,大到可以折叠辽远的时空。

偶尔也会遇到小孩儿在随笔中,向我倾诉成长的烦恼,比如和宿舍同学微妙的相处、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小摩擦”甚至是吐槽。

偶尔遇到没有素材可写的时候,智慧的小孩儿也会“水”一次。

“程管,我今天作业太多了,请允许我’水’一次,那我就写个金句吧。”

“今天没有素材了,我默首诗吧。”

也有写读书笔记的。比如涵睿同学最近正在读《中国历史文物常识》,每天就会在随笔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和我分享关于文物方面的知识。

还有犯了错误,以给我写情书的名义,求得我的谅解。

也有孩子把每天的随笔当成了和我交流的媒介。

“程管,除了考试和学习,我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

“程管,是什么让你没有找我约谈呢。”

“程管我想给你一个建议……”

“小仙儿,我想给自己争取个新时代好少年的机会,我觉得我的言行还挺符合……”

……

遇上这样高情商的“水”文,程管不仅不会生气,还会感到一种被信任感。

平日里不好讲的话,通过文字这个桥梁,我们得以跨越精神的鸿沟,走近彼此,理解彼此。

通过近段时间的“每日一更”,我分明感受到小孩儿们在语言、构思、情感的抒发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就连刚入学时的写作困难户,目前每天都能轻松完成200字。

关于写作,老舍先生说过: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别纠结,不空想,要动心,更要动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要动心,更要动笔。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