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中秋竹枝词

朗读这篇文章

老鱼 黔中书
知堂老人《儿童杂事诗》“甲编”,有关中秋的一首云:“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虽然惯吃红绫饼,却爱神前素夹沙。”
  
依周作人的自述,此一类诗“实亦是竹枝词,须有岁时及地方作背景,今就平生最熟悉的民俗中取材,自多偏于越地,亦正是不得已也”。
  
竹枝词在传统的诗文里地位不高,原因显而易见,是由于出身较低微。盖竹枝词源出川东、鄂西一带,本是一种可以唱和的民间歌谣,中唐诗人刘禹锡谪居夔州时,作《竹枝》新词九首,流传既广,其体也就盛行于世了。因其形式上较宽松,兼采俚语俗谚入诗,体近打油,有时不免为人所轻视。
  
对此,周作人也有申说,他在《苦茶盦打油诗》“序言”里写道:“我自称打油诗,表示不敢以旧诗自居,自然更不敢称是诗人,同样的我看自己的白话诗也不算是新诗,只是别一种形式的文章,表现当时的情意,与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
  
知堂老人竹枝词自成一体,钟叔河先生笺释其“儿童杂事诗”,配以丰子恺的图画,堪称“三绝”,上引中秋一首,钟叔河注释说:“素夹沙即用素油做的月饼,红绫饼则用猪油。夹沙谓馅,即是豆沙也。顾雪卿《土风录》:饼饵馅以赤豆末红糖炒之,曰豆沙。”
  
此物不是知堂老人的故乡所独有,贵州人也很熟悉,日常小吃中的豆沙窝,所用原料也接近,只是甜馅换成咸馅罢了。豆沙月饼,黔人叫做“洗沙月饼”,对我而言,其记忆可说是甜蜜。
  
中学时代,鄙校与一家三线建设时搬来贵州的大厂相邻,每到中秋,厂里食堂便大批制作洗沙月饼,供应本厂职工。因新鲜而价廉,在那个商品经济还不算太发达的年代,吸引力可想而知。同学中有该厂子弟,或赠或换,弄到一两张饭票,下课后飞奔去买到手里,犹有余温,囫囵吞下,真觉得天下美味,莫过于此。
  
时过境迁,现在偶尔见到洗沙月饼,总还是忍不住要尝一尝,只是早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仔细想想,倒也未必是人心不古,做出来的东西不如以前,根本上还是物质过度丰富,再好的东西也勾不起食欲。
  
类似这样的世情衍化,碰巧就是竹枝词最得宜的题材,我本人偏爱竹枝词,一多半或由于此。唐圭璋为《竹枝叙事诗》一书作序,说这一体裁“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凡举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书写”。周作人自嘲己诗“只是别一种形式的文章”,大约也是就此而言。
  
清人叶调元著《汉口竹枝词》,也有咏中秋的一首说:“中秋云是闺人节,瓜果中庭礼月华。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信应谁家。”自注曰:“俗以端午为小儿节,中秋为妇女节,有送瓜、洗眼、摸秋、叠瓦塔等俗。”
  
大概各种年节,历来是风俗扎堆的时候,于是,依王士祯的说法,以“咏风土”为主旨的竹枝词,也就特别地留意这一类题材,可举的例子很多,限于篇幅,暂且打住。
  
任半塘先生的《竹枝考》一文略谓:“竹枝脱胎于民间山歌,所状者风土,所抒者乡思,触事兴怀,游飏远速,黄氏赏其得‘风声气俗’之先,诚有之,则曰:竹枝‘民歌之将帅’,乃‘声诗之将帅’,庶几不枉。”
  
这些年来,春节都没什么年味,遑论中秋。既往不可追,所记犹堪怀,吃月饼,读竹枝词,顺带着也便忆了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偏爱中秋竹枝词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