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未知,怎教?——读《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东莞长安中心小学和厦岗小学组成教育集团,坚持和而不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多元。学校组建中青年教师读书班,收效颇丰。本期推出学校老师4篇读书感悟,以飨读者。

图片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飞速变化。各新闻头条频频爆出“未来,已来”此类金句,更让很多人开始焦虑、惶恐,并思考学习什么才是未来需要的呢?什么样才是价值的学习呢?戴维•珀金斯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就围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并未列出什么详细纲目,告诉大家“什么内容值得学习”,而是对于这个问题逐层讨论,试图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并自我建构价值理解。

  戴维•珀金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国际思维协会组织委员会常委,全球教育界知名演讲家和顾问。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创始人之一。他用50年的时间就做一件事,专门研究我们人类到底应该学习什么知识,而不应该学习什么知识。

直面现状:

学习“投资”>回报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当下的生活,更好应对未来的生活。试问,我们在学生时代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学习的那些知识,有多少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作用?学习投资产生了多少回报呢?

  作者以“二次方程”和“统计与概率”为例,生动阐述了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学过二次方程,但有多少人在学校以外的地方使用过一次二次方程?几乎没有!而统计与概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需要运用,它影响我们生活的选择和方向。珀金斯认为像二次方程这个知识属于没有太大生活价值的知识,而统计就属于有很大生活价值的知识。虽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知识这样简单分类,但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因此,在对教育进行构想时,呼吁我们教材编写者、教师们更慎重思考,更理性筛选,深度设想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中,哪些对学习者的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是有价值的。并深刻认识到:“学生真正能够从中学到什么”才是“知识回报”的根本所在。

破茧而出:

选择有价值的学习

  珀金斯教授认为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的内容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过分重视学业成就,忽视相关性差距;二是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忽略只是内涵的把握。三是过于强求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与生活有关的软知识。那么有用的学习内容又是什么样的?每个人的需求、天赋、兴趣爱好都不同,有用的标准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作者珀金斯认为,“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内容才是有用的。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珀金斯总结了四条标准,第一是看学习内容是否具备深刻见解,即所学的内容是否有助于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及事物的运行规律。第二个标准是行动,也就是说学习内容是否对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有指导意义。第三个标准是伦理道德,学习的内容是否督促我们变得更有道德观,更有人性,更有同情心,更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一个标准是机会,学习的内容可能出现在各种场合中,表现为多种不同的重要形式。

把握内涵

认同有价值的学习

  为什么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用回答,但是当我们搞清楚有价值学习的真正内涵时,才会理解作者为什么提出“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理念。

 ‍‍ 我们教师常常对学生提出诸多要求,如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学会理解运用,可现实却是我们基础教育中的很多知识是以平面、孤立于生活的层次结构呈现的。事实上,大体掌握有价值的知识不等同于能够实际运用,更不等同于服务于学习者的生活。三者之间的差别至关重要。珀金斯认为:只有当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在特定的场合被整合起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做决定,做计划,接纳并享受一段经历、理解这个世界等等,学习才能成为有生命的活动,才具有生活的意义。

多举并进

推进有价值的学习

  ➤教师:示范引领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绝非只是单纯的过客,而是以职业的方式给予孩子引导、启发和力量,影响其生命轨迹,帮助其思考人生价值选择。为未来而教,教师必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例如:教师需要做示范,如何阅读,如何寻找资料以及如何做好系列专题任务等方法阐释,当然这种示范也不是简单的例题讲解,而是讲思维过程、学习支架可观地展现给学生。

  ➤学生:融会贯通

  学习者必须明白,知识不是理论,学习中的实践运用才是最关键的,为了理解这个主题,学生必须进行思考,而不是按照惯例套公式,只有把理解和思考实际用起来,与生活融会贯通,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从知识到智慧,需要生活检验,将不同知识联系在一起,用于指导实践,这样的学习才能在生活中发挥价值。作者还提出要像X一样交叉、交融、发散的方式理解、学习、思考,不在封闭地孤立于某一门学科,打破一对一单独的学科思维,用像X一样的方式去应对无限可能的生活。

  ➤内容:整合创新

  传统课程既包含“二次方程”这样的内容,也包含不少“统计与概率”之类的内容。那么如何教才能不会忽视学科中极具生活价值的主题内容?这时候就要按照“优质”和“多样化”两个原则来进行抽样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比如:我们的项目化学习,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去做,以大单元、跨学科的形式让更多开放性问题点燃更多的创造力,让学生获得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体检。

  当然,不可否认,在传统教育中,各个学科构成了完整的学习支架,并引导学习者获得成为公民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信息和知识。而且每个学科都代表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它们有着自己的重点关注范围以及特定的论证和解释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传统教育的贡献,它们为全局性理解和开放性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海洋。我们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思考的是,有没有其他的分科体系,或者交叉主题单元、以其他的方式有效组织知识,让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和丰富。如:以大概念统领学科、增加新型学科(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工程设计等等)开发校本课程、PBL课程、班本课程,特色课程等促进学科交叉等等,让生活成为学习的根基。

  笔者在教授《年、月、日》主题学习,就带领孩子认识年、月、日名字的来历;年、月、日关系的产生原因;大月、小月的来历等知识。这有历史、有神话,有地理知识,有语文知识,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亦有西方神话这样的主题学习,不仅让孩子掌握年月日的知识,也开阔学生的眼界,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尽管如此,现在的我们也许还不能完全做到有价值的学习,尤其在辨别、厘清、选择的过程中,也许还要走许多的弯路。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可以不再把重心落在“信息—知识”而是放在“知识—智慧”这一深远目标上。以一种“未来智慧”的新视角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的好奇心。未来已来,为未来而教,我们教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要为学生搭一座学习与生活的桥。

  作者简介:周娟,女,东莞长安镇中心小学数学学科组长。

指导:闫德明

美编:长安融媒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未来,已来;未知,怎教?——读《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