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 -懂得--读书人的终极爱情

朗读这篇文章

《查令十字街84号》这是一本听说了很久却没有读过的书,偶然在Kindle上遇见,便自然的开始阅读,几乎瞬间就被精彩的往来书信所吸引。这部书以1949年至1969年长达二十年的时光里,往来于纽约和伦敦信函交织而成——住纽约的女剧作家海莲.汉芙买书,位于伦敦查林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负责寻书、寄书,原本是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却因为书信两端的人彼此的默契和投入而变得有趣起来。

整部书都是一封封往来的书信,海莲率性大条,会为一本书开心,也会为某本书大放厥词,而无论她说的是什么,书信那端的弗兰克都能够听懂,“懂得”成了这二十年情节里最核心的内容。海莲除了是一个非常认真和专注的购书者,还会在英国大萧条的时候不断的给书店寄去各类肉食和鸡蛋、以及长筒丝袜等紧俏商品,她细致温暖的礼物不断的感动和感染着书店以及他们身边的那些家人、朋友,以书为媒介,相隔千里的人们成了最默契和贴心的朋友,当远洋的火腿鸡蛋成了圣诞餐桌上最豪华的餐食时,那个异国的海莲也变成了书店周围所有人的朋友。从这些描述里,我深深的被海莲的行为所打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是需要感情投入的,冷冰冰的买卖关系不可能长久。

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总是渴望遇到可以交流的伙伴,就像海莲在信中写的那样,一本书,可能就是一个人所曾拥有过最聪明、最认真、最富想象力、最伟大的心灵的奇迹一生,而当你从这本书中抽身的时候,一定有诸多的情绪和感慨需要去分享和交流,此时,恰好有一个人他也知道这本书,他也领略过这个伟大的作者奇迹的一生,他也和你一样明白这本书的精彩、甚至于用词的特别、感情的精妙,那会是怎样的欣喜若狂!两个人等于是在共同的分享他人的思想,并从中获益!这样的事情,想一想都让人神往,而始终未婚的海莲从这个角度看,明显是幸福的,因为在她日复一日读书和编剧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有一个懂得自己的人,那个人会为她想要的一本书到处寻觅,也会不着痕迹的去呼应她在信中提到的关于读书的每一种情绪。在所有的书信里,海莲那样率真的释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或许作为一个严谨的英国人,弗兰克可以完全不带入任何的私人情感只是卖书,但是他却让他的家人、员工、邻居全都加入与汉芙的交流中了,由此可见弗拉克的真性情。

二十年漫长的买书、卖书演变成长距离的友谊,彼此交流、彼此牵挂,从始至终弗兰克都不知道海莲的模样,但是无数次他会注目于书店里走进的那一个个像极了海莲的女子,因为距离,一切的美好和思念有了更大的空间。从书信的开始,海莲就说攒够了钱要去伦敦看看,可是命运弄人,直到弗兰克去世,她也未能成行。等到海莲终于到了伦敦,站在查令十字街84号的蒙尘关张的店里的时候,那份隔着时空的默契早已因为弗兰克的离世而不在。满地纸片的老书店无处可以安放二十多年的思念,再也看不到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的那个总是忙碌的弗兰克。

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我懂你”,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通篇的书信是两个人隔空的彬彬有礼,却在字里行间领略别样的情愫,同样作为一个爱读书的女人,我想这就是所有情感里的最高级别了吧,因为懂得,所以才爱;因为懂得,所以才有那么长久的往来,漫长的二十年,从壮年走向衰老和死亡,这份懂得的情感早已变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只要活着,它就一定会继续,就算隔着千山万水,内心也会因此而笃定。

一部太精彩的书,最后一封海莲写给在英国的朋友的信“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读到这里时,我早已潸然泪下,一段看似平凡的话语,唯有海莲自己知道,在这二十年漫长的生命中,这个书店,这个书店里的那个人给予了自己怎样丰富的精神滋养,那是一种怎样的心痛,那个人已经去世了,他已经不在人间了,从此阴阳相隔,再也没有了那个可以读懂自己每句话、每个心情,可以分享每本喜欢的书的人!

最后用书评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它被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

书摘,字字珠玑,段段精彩,有原著的,有别册里各位读者写的:

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

海莲所推崇的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

书籍,确实是人类所成功拥有最好的记忆存留形式,记忆从此可置放于我们的身体之外,不随我们的肉身朽坏。

因此,从阅读的需求面来说,一本书的再阅读不仅仅只是可能,而是必要,你不能希冀自己一眼就洞穿它,而是你十五岁看,二十岁看,四十岁五十岁看,它都会因着你不同的询问、关注和困惑,开放给你不一样的东西,说真的,我努力回想,还想不出哪本我真心喜欢的书没有而且不需要再再重读的。

这根源于书籍的不易理解,不易完整掌握的恒定本质,尤其是愈好、内容愈丰硕、创见之路走得愈远的书,往往远远超过我们当下的知识准备、道德准备和情感准备,我们于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回身空间与它相处。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百年来,日后证明的经典著作,他们漏失掉的比他们慧眼捕捉到的何止十倍百倍,而少数捕捉到的书中又有诸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或钱德勒的《大眠》被修理得一无是处(理由是脏话太多云云)。一个社会,若意图在两星期到一个月内就决定一本书的好坏去留,要求书籍打它不擅长的单败淘汰赛,这个社会不仅自大愚蠢,而且可悲的一步步向着灾难走去。

我们很容易在一本一本书中再惊异到,原来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相较于既有的书籍世界,懂得的事这么少,瞻望的视野这么窄,思维的续航能力这么差,人心又是这么封闭懒怠,诸多持续折磨我们的难题,包括公领域的和私领域的,不仅有人经历过受苦过认真思索过,甚至还把经验和睿智细腻的解答好好封存在书中。从形态上来看,我们眼前的世界往往只有当下这薄薄的一层,而查令十字街通过书籍所揭示的世界图像,却是无尽的时间层次叠合而成的,包括我们因失忆而遗失乃至于根本不知有过的无尽过去,以及我们无力也无意瞻望的无尽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 -懂得--读书人的终极爱情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