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灵魂总是孤独的——读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

朗读这篇文章

每次读完村上春树的书,心都变得莫名的压抑和孤独,读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让我不禁想起《IQ84》里面的青豆,似乎每一个作品里的人物都有青豆的影子,孤单而独立的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所有的景物都是黑白的。身边总有人莫名的消失、毫无征兆的自杀、兴许是意味着我们都太孤独了,孤独如同千尺之下的海底,即便有光,也是一瞬;即便有鱼游过,也是匆匆。我们的内心世界如同是海底或者荒漠般永恒的亍立着,只能无止境的孤独着。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又总是被他作品中的情绪所影响,或许这样的情绪也是一种瘾。

这是一本因为某个读书公众号推荐的爱情小说,号称十大悲情情爱小说,于是好奇的我就读了,我不懂所谓同性之恋,但至少明白爱情的痴迷和执着,虽为同性,我相信那其中的情愫是同样的吧,书中对主人公堇第一次见到敏的描述简直是惊心动魄:

“那是一场犹如以排山倒海之势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一般的迅猛的恋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毁路上一切障碍,又将其接二连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说地撕得粉碎,打得体无完肤。继而势头丝毫不减地吹过汪洋大海,毫不留情地刮倒吴哥窟,烧毁有一群群可怜的老虎的印度森林,随即化为波斯沙漠的沙尘暴,将富有异国情调的城堡都市整个埋进沙地。那完全是一种纪念碑式的爱。而爱恋的对象比她年长十七岁,已婚,且同是女性。一切由此开始,(几乎)一切至此告终”。

这篇小说的文字真的是“有毒”的,太多关于一个人外在的描述,却是那样准确的道出了其内心的状态,可以让读者的心产生强烈的震撼,最让我感动唏嘘的文字是在小说接近尾声,那一段对马路上略过的驾着豪车的敏的描写:

敏的形象使我想起人们全部撤离后的空屋。某种至关重要的(如龙卷风一般摧枯拉朽地吸引堇、并拨动渡轮甲板上的我的心弦的)东西已离开她身上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剩下来的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存在,而是不在。不是生命的温煦,而是记忆的静谧。

所谓敏的“不在”只是因为她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她了,堇的离去让原本就只剩了一个面的敏变成了那个“空”,她活着,却没有生命的温度,只有存在的记忆。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正如同村上每一本书里的人物一样,独自的在行走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人们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

我思忖着,为什么非如此孤独不可呢?

这个世界上生息的芸芸众生无不在他人身上寻求什么,结果我们却又如此孤立无助,这是为什么?

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寥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不成?

当然,地球并非为了让人发笑心旷神怡而苦苦地绕着太阳转的”。

我一直好奇村上春树的文字为什么总是那样的充满一种孤独的意味,因为明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夫人的陪伴,曾经读过关于他的访谈,分明是一个温暖和煦的男人,可是读他的文字感觉到的又是另一个人,也许这正是他不断的在文字中诠释的关于人的两面性吧,书中的敏因为一天晚上被关在了高空缆车上,而目睹了分裂的另一个自己不堪的一幕,从此变成了那个满头白发的“半人”,那么真实生命中的村上呢?是不是生活和写作的他也是不同的两面?下面是关于敏和堇的描写,是不是也是他对于感情的一种解释呢?我们终将是孤独的,纵然相遇,相伴而行:

“我们尽管是再适合不过的旅伴,但归根结蒂仍不过是描绘各自轨迹的两个孤独的金属块儿。远看如流星一般美丽,而实际上我们不外乎是被幽禁在里面的,哪儿也去不了的囚徒。当两颗卫星的轨道偶尔交叉时,我们便这样相会了。也可能两颗心相碰,但不过一瞬之间。下一瞬间就重新陷入绝对的孤独中。总有一天会化为灰烬”。

以下是书摘:

她总是觉得自己的心位于远离人们喧嚣声的地方。

人的一生应该走进荒野,体验一次健康又不无难耐的绝对孤独。从而发现只能依赖绝对孤单一人的自己,进而知晓自身潜在的真实能量。

睡得不实。世界失去了现实性的核心。色彩有欠自然,细部了无生机,背景是纸糊的,星星是银纸剪的,浆糊和钉头触具体说来,假如我认为自己对身边某个人了如指掌、无须一一思考,因而放下心来,我(或者你)就可能被彻底出卖。我们自以为知之甚多的事物的背后,无不潜伏着等量的未知因素。

今天对我来说是最后一天,今日黄昏是最后的黄昏,天一亮,现在的我便已不在这里,这个躯体,将由他人进入。

“我满满一脑袋想写的东西,像个莫名其妙的仓库似的。”堇说,“各种各样的图像和场景、断断续续的话语、男男女女的身影,它们在我脑袋里时,全都活龙活现、闪闪生辉。我听见它们喝令我‘写下来!’而我也觉得能产生美妙的故事,能到达一个新的境地。可是一旦对着桌子写成文字,我就知道那宝贵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水晶没有结晶,而作为石块寿终正寝了。我哪里也去不成。”堇哭丧着脸,拾起二百五十个左右的石子朝水池扔去。“或许我本来就缺少什么,缺少当小说家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

而我现在置身于封闭的环状跑道上。我在一个地方周而复始地兜圈子。明明知道哪里也抵达不了,却又停不下来。我不得不那样做,不那样做我就活不顺畅。

以前你写的东西里边有很多部分光芒四射,给人以深刻印象。例如看了你描写的五月海边,就能听到风声,就能嗅到潮汐味儿,就能在双臂感觉到太阳的丝丝暖意。再例如读了你描写的笼罩着香烟味儿的小房间,呼吸就真的变得不畅,眼睛就开始作痛。而这类活生生的文章并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你的文章中有自然而然的流势,就像文章本身在呼吸在动一样。只是眼下还没有浑融无间地连成一体,大可不必合上钢琴盖。”

“世上差不多所有人都把自己本身放在一个虚构框架里,我当然也不例外。想一下汽车上的变速齿轮好了,那就和放在同粗暴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变速齿轮差不多。外部冲击力袭来时,用齿轮巧妙地加以调整,使之变得容易接受,从而保护容易受伤害的血肉之躯。我的意思你明白?”

“变强本身并不是坏事,当然。但如今想来,我太习惯于自己是强者这点了,而不想去理解众多的弱者。太习惯于健康了,而不想去理解不巧不健康的人的痛苦。每当见到凡事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人,就认为无非是其本人努力不够造成的,将常发牢骚的人基本看成是懒汉。当时我的人生观,虽然牢固而又讲究实际,但缺乏广博的温情与爱心,而周围没有任何人提醒我注意我这一点。

但以凡庸的概论言之,我们不健全的人生,甚至浪费也是多少需要的。若将所有的浪费从人生中一笔勾销,连不健全都无从谈起。

港口灯火随之越来越远、越来越小了。刚才还就在我们身边的男男女女的种种营生,已被吸入无名光链之中。边夜景给人的印象很深,真想拿剪刀剪下,用图钉按在记忆的墙壁上。

如果你喜欢村上春树的书,那么这一本不要错过,当然,村上迷们对于他的每一本书,都不愿意错过:

“现在我们也都还各自活着,我想。无论失掉的多么致命,无论手中被夺去的多么宝贵,也无论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而仅仅剩下一层表皮,我们都能这样默默无闻地打发人生,都能伸手拽过额定的时间将其送往身后——作为日常性的重复作业有时还会做得十分快捷。如此想着,我心里仿佛现出一个巨大的空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我们的灵魂总是孤独的——读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