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给你一封来自三国的情书

朗读这篇文章

子建的诗词与情爱
含辞未吐 气若幽兰

说起曹植,我们好像只能想起七步成诗,然而,他与河北第一美人甄宓的爱情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关于曹植与甄宓的这段绯闻,已经传说了一千多年了,李商隐甚至有诗云“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诗中的洛神指的就是甄宓。

曹操这一生可谓是身份之多,除了身份之外,孩子也比较多,妻妾成群,据说共有二十五位儿子,要论文学素养还是当属曹植。曹植是曹操和卞氏生的孩子,自小聪颖过人、博闻强记。谢灵运说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此言不虚。
《魏书 ·陈思王传》载他 “生乎乱,长乎军”,十三岁以前跟随他老爹“南极赤岸 ,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寨”。可见少年曹植就已经随父亲在戎马倥偬中跑遍了整个中国。

今天,让我们聊聊曹植的代表作
——不是《七步诗》,是《洛神赋》。

罗袜生尘

凌波微步

“黄初三年, 余朝京师, 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 斯水之神, 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遂作斯赋。”

▲最早提到宓妃的人是屈原,《离骚》中,诗人追求女神宓妃而不得,之后,汉代司马相如、刘向、张衡、蔡邕都写赋赞叹过宓妃的美貌,可能是因为情书写得不够好,都没火起来。直到曹植的《洛神赋》横空出世,让世人彻底记住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水女神。

“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 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 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 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 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 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 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 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 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 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 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 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 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 步踟蹰于山隅。”

▲ 曹植极尽撩妹之能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肩窄如削,腰细如束……堪称三国情话扛把子,单身狗瞬间醍醐灌顶,情书都写不好,怎么追女神?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虽然相对时两情缱绻,但人神有别,洛神还是随众神驾玉鸾乘风而去了,洛神的艳丽形象终于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之中,而子建却依然站在水边,怅怅地望着洛神逝去的方向,恍然若失。他驾着轻舟,溯川而上,希望能再次看到神女的倩影。然而,烟波渺渺,长夜漫漫,更使他情意悠悠、思绪绵绵。天亮后,作者不得不“归乎东路”了,但仍“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1
初相遇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那年,洛阳的花很好。
他倚在府里朱红色的廊柱上,漫不经心地哼着一曲《陌上桑》。父亲曹操是如何下冀州诛袁熙的他一点都不关心,他在乎只是兄长带回的那名绝色女子。十四岁的他已见识过了不少佳人,只是从北国的牡丹到江南的海棠,却都不曾令他的心有过一点悸动。
这也许是他一生最懊悔的事,或许也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事。当她琥珀色的眼睛望向自己,明黄色的裙裾敛起一片风花雪月的那一刻起,曹植明白,自己的整个人生全面崩塌了。仿佛从前看重的那一切,权位,疆土,建功立业,突然都丧失了意义。从前,曹植写: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现在他写: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他摘下一朵兰花,轻轻插在她的襟上,从此每一次园中繁花开遍的转角不经意的邂逅都是一首诗;从此池畔她每一次巧笑倩兮的问候都是一壶酒;从此她每次不小心被撞见的珠泪都是一夜愁。她过得并不幸福,这让他的心既痛又痒。

2
痴相对

凌波不过横塘路,锦瑟年华谁与度

二十四岁这年,兄长随父亲东征孙权。此时的甄宓因病留守邺城,极有可能是染上了瘟疫。
而对于正负责整个疫区邺城安全的最高长官曹植来说,甄宓无疑是他头号需要关照的对象。
不难想象,就在这寻医问药、嘘寒问暖之际,爱情在曹植与甄宓间悄然萌发。

她在房内静静的躺着,不施粉黛,云鬓轻挽,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苍白的脸上,连笑容都是那样的脆弱。就好像那纤细的青瓷,似乎一碰就会破碎。

而他在门外静静的候着,一袭白衣,两眉深锁。守护着,痴恋着这弱柳扶风的美人。

当他终于鼓足勇气,捉住那只魂牵梦萦的纤纤素手为她捧上汤药之时,他在她的眼神里看到的满是惊恐和期待;她在他的心里读懂的全是狂喜与悲凉。

此刻的邺城,正笼罩在一片死神的肃杀之中。

孤灯将残,漏将尽,生命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人生犹如舞台上的伶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退下。

为何我们不能就当这世界只有你我二人?为何我们不能就当今天是世界的最后一天?为何我们不能不闻不顾去爱上一场?

轻解罗裳,一夜鱼龙舞。
3
难相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那是两人一生中最为灿烂的日子。
然而即使冲得过死神的阻挠,中间还有泪水相隔。
曹丕,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见后颜色丰盈,怪问之曰:‘后与二子别久,下流之情,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叡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
卞夫人很奇怪一场重病之后,为什么甄宓出落得更艳丽更光彩夺目了,难道她不思念自己在外的孩子吗?甄宓回答说:他们有奶奶的照顾,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丈夫和两个孩子都在前线,不担心也就罢了,怎么还颜色更盛了呢?显见那是爱情的魔力

而失恋后的子建却又再一次让我们大跌眼镜,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不要江山要美人”的戏码。
“二十二年,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故意酒后私坐王室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在只有帝王才能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从司马门游到金门,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事后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
《三国志》下裴《注》曰:“《魏武故事》载《令》曰:‘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又《令》曰:‘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曹操本来视曹植为最佳接班人,此事一出,乃对曹植失望透顶。曹植从此失宠。
十月,曹丕被立为世子。

两年后,曹操给了曹植最后一次机会。
“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罢之。”
曹仁为关羽围困,曹操叫曹植带兵解救曹仁(这是给兵权啊)。然而临行前曹植却喝得大醉,曹操派人来连催几次,昏睡不醒。从此曹操对曹植彻底死心。

4
长相亿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公元二百二十年,曹丕称帝。二百二十一年,他带着千愁万绪离开洛阳前往晋州,她在楼头望着他远去的车马,手中是那朵早已枯萎多年的兰花。
《昭明文选》卷十九《洛神赋》之《纪》:“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
她死了,随着她的死讯送来的还有她生前用过的香枕。曹植明白,这既是兄长对他的怜悯,也是对他的嘲讽。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他几乎要忘记她的样子。
黄初三年,他回京觐见,路过洛水。这一晚,他喝了一辈子里最痛快的一次酒,酒里和着血,血里搀着泪。在梦中,他终于又一次见到她了。梦中的她还是当年裙带翩飞、败尽铅华的她,自己还是倚在廊柱上痴痴凝望的自己。
此时的她,不是袁熙的妻子,不是曹丕的王妃,而是只属于自己的,洛神。

文案:李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洛神赋》|给你一封来自三国的情书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