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读后

朗读这篇文章

前段时间读了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写的《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一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国的独裁君主,核心的观点,也是雍正帝做到了中国独裁君主的顶峰。关于独裁的概念,我以前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本书讲述了关于独裁政治和寡头政治的区别。在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时候,在天子和臣民之间,存在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他们常常互相勾结,压榨百姓。如果这个特权阶层压榨百姓,百姓一方面经济状况下降,给天子的赋税就会下降,另一方面,百姓受到了压榨,怨恨的往往是天子,很少是直接执行政策的官僚阶级。而真正彻底的独裁政治,独裁统治者需要全面了解整个国家的运行状况,分离官僚阶级使其不得相互勾结,保障独裁君主作为唯一的“天子”,其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臣民,官僚替天子作为具体的行政执行机构,要全心全意为君主和人民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独裁君主需要做到的事情很多,一方面要亲自处理所有政务,另一方面要派出各类机构和人员监控各级官僚,同时指派很多官僚直接同自己联系,汇报各方面的问题。雍正帝为了做到这些,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夜里十点、十二点入睡,早上四点就要起床,醒着的时候完全投入到政务之中没有片刻闲暇。另外,雍正帝四十五岁登基,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四阿哥”,在藩邸之中用较为客观的角度接触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同其他生长在深宫之中的皇帝不同,能够更多体会基层人民的疾苦。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雍正帝的独裁政治顺利推行,得到了后世很大的肯定。然而,其他皇帝如果没有这些素质,是很难推进独裁统治的,还是不得不允许官僚阶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雍正帝推行的政策,需要信得过的地方官员协助。最被信任的三个人,以前也都听说过,很多事迹在电视剧里都有表现,也就是田文静、李卫和鄂尔泰。但以前从没想过的一个视角,就是这三个人都不是科举出身。以前讲课的时候总提到科举制度,还以为所有人想当官都需要科举考试。后来才明白,古代的贵族,包括清朝的旗人,很多都是不需要科举考试,就可以当官的,更有有钱人捐官的做法,也是一个途径。任用科举出身的官员,虽然大部分能力比较突出,但也会有一些问题,就是他们很容易通过“门生”、“同年”等关系,建立起复杂的帮派,从而威胁到天子的独裁统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世间的事情,总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别人做的不管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也总有其或多或少的原因吧。

书中讨论的另一个有趣的概念,是“舆论”。在古代,平民老百姓是没有所谓的舆论的,田埂地头讨论的东西,上层官员和皇帝贵族根本就听不到。所谓的舆论,往往是官僚为了某种目的煽动起来的。为了推行独裁统治,雍正帝根本不理会当时的舆论。但是对于百年之后,舆论是否会对自己不利,他还是有一些担心。为了这个考虑,雍正帝决定将自己同官员的私人书信往来,付梓刊行,所以就有了《雍正朱批谕旨》这本书。作者用了很大篇幅介绍这本书,确实对于理解雍正帝的意图,理解独裁统治,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这部书如果有节选的版本,我也想找来学习学习。

零零散散的一些想法,不成系统,姑且记录一下吧。

作者
李老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雍正帝-读后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