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如果一个人,要做一番大事业,他知道他做的事情对全人类都有利,但是在完成这个事情之前他必须杀一个人,杀一个无恶不赦的坏人。那他应该去杀吗?社会不允许他去杀,但是如果是他自己足够理性,他会怎样面对自己的内心呢?他会顶住这个压力去完成这个事情吗?毕竟他内心知道,只用杀这一个人,就可以为社会带来无数的好处。

有人就怀着这样的想法去杀人了,而且是个“品学兼优”的好人。《罪与罚》的故事主线就是以此展开,主人翁在生活潦倒之下杀了本地的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富婆,在情急之下,把富婆的妹妹也杀害了。之后他躲过了所有人的眼目,却逃不过自己心灵的折磨,最后投案自首。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一贯性地黑暗和深沉,要看人性的恶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准没错,每个人都在欲望的大染缸里面沉浮。人心会堕落到如此地步,人性会肮脏到令人发指,生活也可以糟糕到如动物一样,仅仅活着而已。人们信奉着自己的信仰,用着自己的准则来看待世界,按照自己行事的标准,却又混混沌沌不知所往。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整个人类的素描。

《罪与罚》是本大头书,也是本不太好啃的书。特别是书中有很多讨论需要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结合俄国,甚至整个欧洲政治运动来看。无政府主义兴起,基督教绝对统治地位的结束等等,读这一部分需要熟悉当时的政治氛围才能领略更多,不然只能囫囵吞枣,读个大概。

主人翁的心理描写是很出色的,从他犯罪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后一直在自己内省中的各种状态都一清二楚,这是写作大家所必备的。人物透露出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每个鲜活人物背后都是一代人的缩写。

《罪与罚》行文至最后,作者对宗教也好,对政治也好,对生活也好,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仿佛都是没有出路的。但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作者对于很多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令人拍手叫绝。但是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所以《卡拉马佐夫兄弟》只写了一半,留给世界文坛的一个巨大损失,也留给世人对作者最后的思考结果一个无尽想象空间。

作者
棒棒糖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罪与罚》读后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