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湘风汨罗江

朗读这篇文章

文 / 陆相华

汨罗,屈子昔日行吟之地。“汨”:从水,从日。水与太阳,自然界一切生命的起源。汨罗江是洞庭湖水系仅次于湘资沅澧的重要水系,流长193公里。汨罗江,水分南北。南名汨水,北称罗江。主源汨水自江西黄龙岭倾泻而下,穿白石,过龙门,经平江县域静淌悠然而来。从东边新市镇入境,至汩罗市区之北,忽又掉头西折,汇入烟波浩淼的洞庭。罗江,因其源出古巴陵罗内而得名。自汨罗市西北入境,两水于大丘湾合二为一,故名汨罗江。汨罗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汨罗就有人类聚居开发,繁衍生息。东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楚武王熊通灭罗子国,其遗民被迫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名曰罗城。汨罗江是一条有着数千年文化源流的古江。20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晚年在江畔居住,并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诗篇。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曾经多次提到屈原,1949年12月6日,他对苏联汉学家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

江畔呜呜声,犹闻屈子在行吟。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后人多称其字,或尊为屈子。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初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谗谄蔽明,邪曲害公。屈原遭绌,流放汉北。楚怀王听信秦王与齐绝盟,最终客死秦国。太子顷襄王继位,重用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等人,三闾大夫屈原再次被流放。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详细地记述了屈原被流放汨罗江时最后的艰苦岁月:

屈原至於江滨,被髪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怀石自投汨罗以死。

唐人沈亚之《屈原外传》载,屈子瘦细美髯,丰神朗秀。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洁,一日三濯缨。传说这一日屈原正在洗濯,情不自禁地边掬水边吟唱古越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一位老农正巧从桥上路过,随口说道:“屈老夫子,这条小溪不叫沧浪河呀。”屈原听后,笑着直起身子问道:“那这条小溪叫什么名字呢?”老者说:“没有名字,屈老夫子给取个名吧。”屈原望着脚下飞溅的溪水,晶莹洁净,流珠漱玉,便说道:“那就叫‘玉水’吧!”从此,玉水之名沿用至今。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将横越溪流的石桥取名“濯缨桥”。

屈原曾在《哀郢》中感叹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汨罗江故道平江河之东有一座山,名曰凤凰山。屈原经常登临凤凰山,并选择凤凰山下的河泊潭作为投江之处,看来并非偶然。屈原被流放到汨罗以后,便开始在这里写作《离骚》。一日狂风暴雨忽至,《离骚》书简被倾盆大雨冲到汨罗江中。屈原驾舟紧追,随波漂浮20余里,到了河泊潭附近。幸好这些书简被凤凰山堵住,才没有冲到洞庭湖里去。屈原捡得书简上岸,看到凤凰山风景秀丽,便常来河泊潭边吟诗。屈原的《哀郢》、《涉江》、《抽思》等诗章都创作于此。写作疲倦时,他常把笔搁在一个泥捏的笔架上。屈原投江后,人们便在他写作搁笔的地方堆起了一座小山,以防河水浸漫。久而久之,这座突起的小山竟然变成了笔架形,人们取名笔架山。

屈原投江的地方叫河泊潭,又名屈潭、沉沙港。《水经注》:“汨水又西,为屈原潭,即罗渊也。”《荆州记》:“汨水西流注湘,去县(指湘阴)三十里,名屈原潭,即原自沉处。”河泊潭本为汨罗江口的一处深潭,距汨、湘两水汇合处只有三里。故汉朝贾谊为长沙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太史公亦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古时河泊潭“水域辽阔,水深无底,江陡流急,因水下地势复杂及诸流在此汇合,渊内漩涡片片。”1958年围垦农场,将汨罗江改道绕凤凰山东麓注入洞庭湖,河泊潭成了一截哑河围在垸子内。水静如镜,田园方正,荒草萋萋,人物两非。千百年来,屈原的影响深入人心。如今,汨罗江边的许多农民家中,厅堂正面墙上通常设有香火供奉的神龛,除了天地君亲师以及祖宗的牌位,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总会摆在突出的位置。

屈原流放汨罗江畔,起初居住南阳里,不久便定居玉笥山。屈原投江后,楚人最早是在其南阳里故宅立祠祀之。唐天宝七年(748),玄宗下敕重建,名汨罗庙。后梁开平元年(907),梁太祖追封屈原为昭灵侯,汨罗庙更名为昭灵侯庙。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改封屈原为忠洁侯,昭灵侯庙更名为忠洁侯庙。到了南宋绍熙四年(1193),朱熹守潭州,奉敕重建,复名汨罗庙。元至正十六年(1279),元世祖加封屈原为清烈公,汨罗庙改称清烈公庙。延佑五年(1318),仁宗加封屈原为忠洁清烈公,清烈公庙更名为忠洁清烈公庙。明洪武二年(1369),湘阴知县黄思让重建,并在庙前建濯缨桥、独醒亭。嘉靖二十年(1541),知县戴嘉猷拆南阳寺僧舍徙建于玉笥山对岸江边,复名汨罗庙。清乾隆二十年(1755),庙宇被江水修蚀,知县陈钟理以屈原曾居玉笥山,将汨罗庙徙建玉笥山。现存屈子祠为同治八年(1869),由李元度首倡,平江商会出资修建,200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元度(1820-1887),字次青,今平江县爽口乡沙塅村人,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子,曾为曾国藩专司文牍。

从玉笥山南麓的汨罗江边上岸,河洲水草丰满,江流波涛潜涌。脚踏麻石台阶,顺着山势朝参天的古树林中攀援而上,仰头可见屈子祠端立云天。树是汨罗江流域常见的樟、枫、栗、杨,还有梧桐、女贞、玉兰、银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黄莺、斑鸠、乌鸦、喜鹊这些叽喳鸣叫的鸟儿,常年栖息在这块风水宝地,日复一日和着江风与涛声晨啼昏噪,给寂静的庙宇平添几份肃穆。

屈子祠坐北朝南,正面牌楼式山门三门洞开。中门上方镶嵌着大理石雕,五龙捧圣的图案,拱拥着“屈子祠”镀金门额。琉璃花板的屋檐下,排列十七幅介绍屈原生平及作品的彩绘石灰堆画。石门框、石门鼓,还有石台阶前的石狮、石象,构成典型的汨罗江建筑风格。步入正门,前进正厅照壁上,悬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木雕屏。顶上“光争日月”匾额,为著名书法家周昭怊所书。两侧配有李元度、郭嵩焘撰联。李元度联云: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郭嵩焘联语:骚可为经,倬然雅颂并传,俨向尼山承笔削;风原阙楚,补以沅湘诸什,不劳太史采轩猷。

郭嵩焘(1818年-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咸丰四年(1854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佐曾国藩幕。咏联诵记,对景生情,读来“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屈子祠中进正厅,高悬着李铎手书“范德千秋”的匾额。正面安放着屈原的神龛,木质饰金,雕有龙、凤、马、狮缠绕其间。龛内供有黑底金字的灵牌:“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左吊巨钟,右置大鼓,梁悬八角宫灯,供桌、香炉、铁磬等祭器一应俱全。中厅门柱楹联也是湘阴人郭嵩焘所撰:《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中进与后进之间,有过亭相连。两侧天井内亦各有古桂一株。后进中厅,矗立一尊高三米的屈原塑像。屈子头戴高冠,手抚长剑,昂首问天,视死如归,一副壮怀激烈的形象。两旁金柱上,悬挂着郭沫若集《离骚》句、于立群手书的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集句联最见国学功底。湘潭大学的老先生姜书阁教授,集屈原《九章》句撰书一联,现镌刻在屈子祠前招屈亭的南柱上:浩浩沅湘,志沉苑而莫达;滔滔孟夏,心踊跃其若汤。招屈亭北柱上镌刻的,正是李元度那副名联: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曹禺先生,在《屈原碑林记》中这样描述:“祠之东有地一畹,草木萧森,相传屈子夜诵离骚,山鬼愀然以泣之处也。庚午冬,有乡贤倡导,于此建设碑林,以缅怀先哲。”

屈原碑林是汨罗市政府近年在屈原风景区进行的一项规模浩大、气势雄伟、结构恢宏的园林式工程。主体结构由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等五个部分组成。以屈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将屈原的全部作品串成一个整体。五个建筑均采用砖木结构,上盖黄色琉璃瓦,下辅白色花岗石地面,各自独立,又以廊亭衔接,交映相辉。碑林内绿草如茵,四季花香,黄瓦红柱,金碧辉煌。1990年代由作家康濯和书法家聂毅先生发起,历时六年始成。山字斗拱形的牌坊门楼,“屈原碑林”匾额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书法家楚图南题。两侧挂着李白诗联: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碑林共刊碑二百三十八块,采用河南巩义青石精心镌刻,收录国内各省及港、澳、台名家书法作品三百余幅,内容全部为屈原章句或凭吊辞赋。

整个碑林自南往北,地势渐高,古木参天,兰芷芬芳,亭台楼阁,九曲回廊,错落有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离骚阁”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赫然醒目。

离骚阁高十二米,面积一百平方米,三重檐,正椽翼角,三珠宝顶,阁中央竖《离骚》主碑,高五点二米,碑身由四块济南青花岗石组成,湘籍书法家夏湘平用隶体书写《离骚》全文。离骚阁正前方的地坪中心为天问坛,两级台阶式正方形建筑。屈原昂首问天塑像耸立坛中央,雕像高三点八米,基座高两米,形态庄严,花木簇拥。九歌台高五点五米,面积七十平方米,台内上方嵌有据《九歌》诗意创作的浮雕三幅,下方为《九歌》诗碑,分刻十三块。招魂堂高七米,面积八十平方米,堂内四壁布置《招魂》诗意浮雕八幅,堂中刊《招魂》及《大招》诗句碑十六块。九章馆高十米,面积一百六十平方米,馆内诗碑四十八块,依《九章》各篇次序排列。碑上方为《九章》诗意浮雕八幅,东西两侧碑廊共刊《九章》诗句碑五十二块。走进屈原碑林,穿行其中,指点勾勒,既能欣赏到沈鹏、张爱萍、欧阳中石、李铎等书法名家的力作,又能感受屈原辞赋的博大精深,不失为一处饶有书香诗意的凭吊之地。

官方的凭吊,现在有据可查最早是唐天宝七年(748)重建屈原庙时,玄宗下敕“岁时祭祀”。此后,历朝数次给屈原追赠封号,官府数次修建庙宇,都会明确祭祀的礼仪。清代,每年五月五日的祭日,湘阴县官必须到汨罗祭祀屈原。雍正九年(1731),加县城屈原行祠春秋二祭,祭日为正月和七月的上旬丁日。每年五月初四日,汨罗当地官员得提前到汨罗庙(后称屈子祠),先来净庙(洒扫庙宇)、省牲(宰杀猪羊),行三叩首礼。祭日,设整猪、羊各一,帛一(长一丈八尺的白绢),献上白酒和稻、黍、稷、梁四色米饭,加工好的鱼和猪、鹿、兔肉,韭、芹、菁菜,以及栗、榛、菱、芡等食品,用爵、簋、笾、豆等古代食物容器盛好,共计二十五道,满满一大供桌。开祭时,照例要焚香秉烛,击鼓鸣金,鸣炮奏乐。县官及其他朝廷命官,身着蟒袍补服,行三献爵六叩首礼。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祭祀规定废止,各级地方官员仍然会不定期地前来屈子祠瞻仰凭吊。

楚韵湘风,汨水悠悠。从未有一个节日因为一个人,如此厚重,影响深远。从未有一条河流因为一个人,如此闻名,家喻户晓。端午节和汨罗江从此打上了屈原的烙印,穿过千年沧桑,历久弥新。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屈原的凭吊,可以说都是从内心出发的朝圣溯源之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时称贾生。屈原和贾谊,两人都才华横溢,因忠君爱国、展现其才而被谪放,都创作鸿文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贾谊二十岁出头进入朝廷,一年之内升至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代秦已二十多年,天下安定,应当适时改革,并草拟了色尚黄、数用五、改官名、更法令及列侯就国等一些具体方案,呈奏文帝。那些将相大臣们对贾谊此举相当反感,诋毁贾谊说:“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无奈,只得疏远贾谊,将他外放为长沙王太傅。贾谊这段经历,与屈原因起草主张改革的“宪令”而遭谗流放,极为相似。贾谊在渡湘水时,慨然长叹,写下了《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陨劂身。

呜呼哀哉兮,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

阘茸尊显兮,馋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

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司马迁(前145~前87)汉朝伟大的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二十岁开始游历江南,从长沙溯湘江而上,“窥九疑,浮于沅湘”,实地考察了屈原自沉之处。七年之后,因李陵投降匈奴事件牵连获死罪。司马迁为了能够活下来写完《史记》,含辱忍受“腐刑”。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屈原与贾生并作一传,为屈原留下了惟一的传记。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杜甫(712~770),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出身士族。杜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爱国诗人。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被称为“诗圣”。屈原与杜甫两人虽然相隔千年,却先后把自己高洁的灵魂托付给汨罗江。唐大历三年(768)冬漂泊到岳阳。次年春天,他从洞庭湖乘船溯湘江前往潭州(长沙)。途中,杜甫泛一叶孤舟披着夕阳来到汨罗江,上岸拜谒天宝年间刚刚重修的汨罗庙。他的内心仿佛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兴奋,一直穷病缠身的杜甫,这时恢复了诗人的飘逸本性,兴致盎然地吟诗《祠南夕望》,对夕阳映照下的祠南春景予以传神的描绘:百丈牵红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月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韩愈(768~824)自幼家道中落,就食江南,零丁孤苦。他二十岁赴长安求官,二十五岁中进士,贞元十九年(803)十月始任监察御史。是年关中旱饥,忠于职守的韩愈,据实呈奏《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不料却得罪了“专政者”,他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十年谋官,两月即贬。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令韩愈满肚子愁苦与失意无处诉说。过湘中,想起投汨罗江殉节的屈原,他祭奠之余,作《湘中》诗痛陈世无知音: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萍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柳宗元(773~819)因“永贞变革”失败,被一贬再贬,初贬邵州刺史,未及到任,又加贬永州司马。他从此不再求仕进,下决心发愤著书为文,垂文以明道。柳宗元熟读屈原《离骚》,诗文受其影响至深。他擅长骚体杂文,其著名的《永州八记》,亦被人称为“骚体游记”。诗风亦如其人,多骚人之气,迁客之音。《汨罗遇风》当作如是解读: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静静的汨罗江畔,晓风残月,江阔云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三闾大夫一人独行至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与渔父之一番震世对答,虽非诗词绝唱,亦为旷世绝吟,浩浩之音,直入碧落,响遏行云,震地动天,穿越时空,凡四方之士无不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凡四方之民,无不愤然以怀。心,已经碎成了一地,又让屈原如何重新拾起?于是屈原没有妥协,愤然纵江,惊起一江浪潮,惊醒一世俗子,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泪完成了自己生命中最为耀眼的最后一笔,不是败笔,而是绝笔。屈原,以傲世的姿态,昂然抛弃了世俗,他用自己的人格开启了端午这一历史之门。

汨罗江民间农历五月初五日称端节、蒲节,又称菖节。从民间保持至今的端午习俗,可以印证远古关于端午习俗的记载。

门前悬挂艾草、菖蒲。艾草、菖蒲,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可以做成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点燃艾条可以针灸治疗多种疾病。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此,可以做杀虫药。系五色丝,或佩戴香囊、朱符。旧时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合成彩索,或挂于门户,或系于手臂,据称能避恶辟邪,甚至于避兵。起源于汉代阴阳五行说的流行,故有长命缕、避兵缕、续命缕之称。至今流行在本命年系上红腰带或穿红色内衣,当是其遗风。端午节那天,赠送和佩戴以五色丝织绣的香囊,内装丁香、木香、白芒、雄黄、艾叶等香料,意在驱除百毒,护身辟邪。还会往屈子祠庙里祭祀请回来黄布条、白布条上盖着朱砂符咒的朱符,卷成拇指粗的圆筒,分发给小孩子,佩戴在身上,或是压在枕头底下,镇惊压邪。

包粽子是汨罗江畔的传统风俗。人们可以提前数日先将糯米浸泡,上山采摘新鲜的箬叶洗净,到了端午节包粽子时,将箬叶对折旋成角状,按不同口味配好食用碱以及绿豆、红枣或腊肉等馅料的糯米,用调羹盛入箬叶内,用筷子筑实,以棕叶代绳勒紧包扎,一只只三角形的粽子便带着清香堆积起来。放在大锅里煮熟,便可以随时食用了。带着事先煮好的粽子,赶往汨罗江边去看划龙船,这是最好的干粮。在酷热季节即将来临之际,食用这种清热降火的米制凉食,同样有辟邪与祈求平安度夏的意思。

赛龙舟是汨罗江沿岸百姓特别重视节日活动。朝庙的时间,一般都是农历五月初一。是日,船长扛着从船头取下的龙头,领队走在前面。麻衣麻帽的司仪忽然一声断喝:“肃静!”人们很快安静下来。“举行致祭三闾大夫尊神礼!”于是,端供盘的长者点燃香火、红烛,摆上供品,献果、献粽、献三牲。接着,身着麻衣的司仪以长声号出一连串的指令:“起鼓!鼓三通!”住祠人擂响大鼓三响。“鸣钟!钟三叩!”住祠人敲响金钟三声。“奏大乐!大乐三吹!”“起小乐,小乐三奏!”大乐三引,小乐三奏,苍凉悠远的曲调如古老的江水汩汩地流淌。司仪嘹亮地大声喝道:“钟鼓齐鸣!声炮!”在猛烈的金鼓鞭炮吹奏混鸣声和浓烈的硝烟中,主祭人跪在屈原神位前祭拜,执事在案前协助爵酒、授酒、灌地、反樽。司仪唱道:“叩首!再叩首!三叩首!主祭人起立,复位!”主祭人站起来,以古朴的声调,一吟三叹诵读祭文。

祭祀毕,全体船员起立,将桡子重新扛到肩上,在扛着龙头的船长带领下,缓步绕过后进中厅的屈原雕像,跑步回到河滩边,大家相互击水,替龙头洗“端阳澡”。澡毕登舟,船长将龙头重新安置在船头,整个朝庙仪式结束,龙舟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争先恐后朝比赛河段划去。

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帐,去触摸那汨罗江畔带露的文字,任蒹葭苍苍结成溯流的兰舟,踏向那久违的圣地。淙淙流水边,可是他流逐的背影徜徉在江畔青堤?熔熔落日下,可是他爱国的热情燃烧了楚国河山?

屈原在汨罗江畔居住达九年之久,一草一木,一乡一俗,都成了他诗歌中清晰可循的物象。《楚辞》主要收录及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里收录的文章主要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以巫歌形式保存的《楚辞》,正是因为应用了汨罗江流域的古罗楚音入韵,才使得这种适合歌唱与吟咏的骚体诗在楚文化中广为流传,《楚辞》中的楚音越语与至今汨罗方言中有许多相同之处。《楚辞》是生长在汨罗江畔的一棵参天大树,《楚辞》亦是立于汨罗江畔的峻岭奇峰。由楚辞而衍生汉赋,四百多年间的两汉文学艺术的思潮,无不从《楚辞》中吸收丰厚的养分。

“离骚”,犹离忧也。作为《楚辞》的源头,《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屈原是很有姿态的,他哭,不是胡乱大哭,要拿柔软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他手持兰草,菱叶为衣,莲花为裙,帽子高耸,佩剑奇诡,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极其讲究,做足悲哀的姿态,有趣,如同电影画面。“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制支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创造了中国第一个诗人形象,中国第一个诗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香草还生三户地,湘流应识九歌心。”读《楚辞》,不可不读《九歌》。《九歌》翻开了远古的的记忆,开辟了人类精神的憩园,让后人只能用精神膜拜。其实“九”应是虚数,《九歌》共计十一篇。我暂同意闻一多先生的分法,《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正文,虽然依旧有些牵强。所谓《九歌》,实是楚时巫师用于祭祀的礼曲,屈原对它们进行了改编。诗歌也好,神曲也罢,《九歌》中让我最难忘的是第十篇《国殇》。再也没有哪首诗如它般惨烈雄壮,箭矢如雨,白骨层层,战士们来时手握长剑,震天动地的厮杀声里,他们身首异处却心犹未死,战争的史诗画面在眼前闪过,男儿的铮铮铁骨在旷野里升腾。悲吟《国殇》的屈原褪去了美人香草,他灵魂的黄钟大吕激荡在那战后荒芜的土地上。

屈原的《天问》是一部探求的字典,无法解答的问题像是伤口无法愈合的痕迹。初读《天问》便联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屈原一生恪守道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把他的生命和精力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在一个星空浩瀚的夜晚,一位少年仰望天空,把身躯融入那浓浓苍穹。他像伊甸园内的亚当,却不知道夏娃的踪迹,他在追随爱的步伐,却不知道爱的代价,于是他对天发问,倾诉心中忧郁。曾几何时,另一个少年也向往着同一个梦想。他在天空拥有最亮的一颗,“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他月夜逃去却中了吕后的诡计,从此星空坠落。他仰天大笑,一如少年时初遇星象的豪迈,那苍天一问竟成了绝响。千年后,柳宗元写出了《天对》以应屈原的《天问》,文明无意中找到了最鲜活的传承方式,一问一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这句名言,凭借汨罗江水,将锦绣中华渊源流长的泱泱诗河,从两千多年前一脉相承连接到了永远的未来。1999年9月19日,余光中先生的第一次湘楚之旅,在岳麓书院演讲结束前答听众问,他以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为引子,专门解释这句隽永之语的含义:“我想我的聪明,像所有中国作家的聪明一样,都是从汨罗江开始的。《诗经》当然是一个源头活水,不过那是集体的。而一位个体的诗人,像屈原这么伟大的诗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那确实就在汨罗江。所以我认为汨罗江是一切一切作家的蓝墨水。不论你现在用什么,用电脑,用网络,总之汨罗江是一个上游,是一个来源。”正如余光中先生的那首《汨罗江神》:

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

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

而河不答,只水面吹来悲风

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

……

作家简介:陆相华,男,1970年出生,散文作家,评论家,诗人,原人民日报记者。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员、上海市学校国防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神州》《大地》《西部散文选刊》等发表散文、诗歌、艺术评论、报告文学等80多万字,有作品荣获国家级一等奖、特等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楚韵湘风汨罗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