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民国大师足迹(组诗之一)——岳南《南渡北归》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岳南《南渡北归》读后感

作者:汤深礼

(一)胡 适

择善固执资优生,信仰自由主义真。

倡导新文化运动,保有担当精气神。

注:胡适(1891.12—1962.2)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曾任北大校长、驻美特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晚年返台定居。

(二)陈寅恪

天妒英才命多舛,国学大师艰苦灾。

盲眼洞悉知天下,博学精深卧龙台。

注:陈寅恪(1890.7—1969.10)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古文研究家,语言学家。博学多才,通晓二十余种语言。1925年于清华执教。抗战爆发后,双眼失明。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研院院士,之后于广东岭南大学任教。

(三)傅斯年

组织才干力非凡,磊落轩昂自负担。

一手创立史语所,从无到有何其难。

注:傅斯年(1896.3 —1950.2)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毕业于北大,曾赴英国伦敦大学及德国柏林大学研习心理学及比较语言学。回国后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抗战期间随北大南渡,仍积极办学。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研院院士,1949年随国民党迁台,担任台湾大学校长。

(四)徐志摩

风流倜傥文艺君,赴英求学邂逅因。

为爱冲动穷追林,烈情罹难令悚惊。

注:徐志摩(1897.1—1931.11)现代诗人、散文家。18岁与张幼仪结婚,随后赴英求学,期间与林徽因邂逅。回国后,徐与张离婚,见林已嫁人,遂与陆小曼再婚。1931年,徐因要参加林徽因在北平的演讲,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却遇上大雾误触开山而坠落罹难。对徐追因的困扰,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的评语“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较为贴切。

(五)梅贻琦

外冷内热寡言君,保持静穆严拘谨。

话虽不多切要害,决意果断脑清醒。

注:梅贻琦(1889.12—1962.5)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以校务委员会常委身份主持校务。个性沉静、慎言,酒量奇佳。1949年随国民党迁台,继续为台湾科学教育、原子能发展努力,促成台湾“清华大学”成立。

(六)林徽因

才貌出众招蝶恋,不畏艰难勇面对。

文学艺术建筑师,诗人情感最珍贵。

注:林徽因(1904.6—1955.4)建筑师,诗人。其父为清代外交家林长民,其夫为建筑师梁思成。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并于耶鲁大学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梁林夫妇与当时文人交好,常有聚会交谊,林还受到徐志摩、金岳霖的爱慕,作家冰心曾著有《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文,讥讽以林徽因为中心的沙龙文化。

(七)蔡元培

首任民国教育长,创办北大国学门。

倡导科学与民主,培育大师灿星辰。

注:蔡元培(1868.1—1940.3)革命家,教育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其人恳切平和,生活朴素,骨子里有北方汉子的志气和热血。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倡导科学与民主,积极招办各类科学研究机构,并创办北大国学门。

(八)梁启超

戊戌变法维新权,放眼世界学术先。

送子国外读建古,冷僻专业启超前。

注:梁启超(1873.2—1929.1)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颇具学术眼光,了解关注世界学术前景,安排其子到国外学习较为冷僻专业,长子梁思成攻读建筑,次子梁思永攻读考古,回国后均有相当出色的成就,并带领中国在这些领域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九)王国维

清朝溥仪皇帝师,清华甲骨四堂主。

文史哲金考古学,人间词话名垂古。

注:王国维(1877.12 —1927.6)国学大师。他是清朝溥仪皇帝的“帝师”,精通英文、德文、日文,在文学、史学、哲学、金石学、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是甲骨文四堂之一。1925年清华国学院建立,他受聘清华教书,著有《人间词话》等。1927年投湖自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追寻民国大师足迹(组诗之一)——岳南《南渡北归》读后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