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文明 — 读《海利科尼亚1: 春》

朗读这篇文章

由于上本书《虚无时代》啃得比较累,作为调剂,我在间隙中读完了这本科幻小说《海利科尼亚·春》。

《海利科尼亚》其实是三部曲,我读的这本“春”是第一部,第二、三部分别名为“夏”和“冬”。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科幻大师布赖恩·奥尔迪斯。和往常一样,孤陋寡闻的我之前没听过他的大名。但他有一部科幻小说《玩转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由其改编的电影我曾经看过,那就是《人工智能》。

世界范围内有名的科幻系列丛书,我之前读过《海伯利安》、《基地》、《沙丘》和《安德的游戏》等。而《海利科尼亚》系列,尽管已成书40年了,在中文互联网上名气却小了不少,很少有人讨论。究其原因,主要是这套书去年才引进国内,本系列的中文版第三部“冬”更是今年才刚刚推出。作为一名科幻爱好者,我也算是尝鲜了。

初读之下,第一感觉这书有点不太像科幻小说。小说开始讲的是在一个叫“海利科尼亚”的星球上发生的故事。故事中有人类、有异族、有通灵术、有各种怪兽、有奇特地貌,就是没有科技。所以,怎么看都更接近玄幻。尤其是书的内页还附了一张“海利科尼亚”的地图,这让我直接联想到了《冰与火之歌》和《指环王》,就更让我加深了“玄幻”印象。

另外,作者讲的故事,既没有科幻作品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没有高魔玄幻的英雄设定,也没有低魔世界的勾心斗角或宏大叙事。作者一直在以一个家族为线,构建这个类地行星的世界观设定。在阅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这是一部设定大于故事、大于人物的小说。

他们的故事里几乎没有为了挑动读者的情绪、用以构建情节高潮而进行的铺垫渲染,也没有埋什么暗线之类挑战读者的智商。简而言之,单看这个大陆上发生的故事,我没有获得读幻想类作品该有的那种“爽感”。如果一定要找一部有类似体验的小说,我觉得是咱国家曾经的“九州系列”,也是相对乏善可陈的人物与故事。多年过去,我如今只能记住点“九州”的世界观设定。我多少感到这书有些无趣,由于本来就是为了放松而阅读,便隐隐有点失望。

直到我读到在这颗海利科尼亚的上空还有一艘常年盘旋的地球人飞船。终于,科幻元素有了,悬疑感也来了。之后的阅读中,我便一直期待着这些时不时在书中出现的“飞船”章节。

这艘宇宙飞船不仅是为了做研究,还俯瞰观察着整个星球上发生的点滴小故事,并传输给几千光年之外的地球,供地球观众看直播真人秀。这一刻,对我而言,海利科尼亚上的芸芸众生变得渺小,变成了纪录片里的野生动物。他们的故事写得是否能引发我的共情?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脑中已经响起了赵忠祥平静的声音,不带烟火气的讲解着行星原住民的迁徙和部落里的爱恨情仇。

在《春》里,海利科尼亚的人们,从最早只知道崇拜神的原始人,逐渐掌握了驯化动物的技能,学会了骑术,甚至发展出了天文学。看着他们在原始部落里的日常,就仿佛在看我们地球人在蛮荒时代的故事。只是在这颗行星上,“伏羲氏”与“哥白尼”生活在了同一个时代。随着气候变化,据说到第二部“夏”里,航海技术将有大发展,那“哥伦布”估计也会出现。这像什么?像不像在游戏《帝国时代》里点科技树?而身处上帝视角的地球人,就像在看几个电脑玩家自行对战。

也由此,很容易就能想到:在更高维度的存在眼里,身为地球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群群的蚂蚁,忙忙碌碌,熙熙攘攘,打打杀杀。这是第一部,上上价值,也就到这里了。第二部的豆瓣评分比第一部高了不少,想必更加精彩,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直播文明 — 读《海利科尼亚1: 春》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