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麻了 — 读《索拉里斯星》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由于近期读了几本略枯燥的书籍,所以照例换一下口味,想读一本趣味性强点的,便从豆瓣的榜单上找到了这本《索拉里斯星》。作为一本科幻小说,本书荣居豆瓣的一周热门虚构类图书榜top1,好评如潮。但我读之后,有点失望:这又是一本思想性大于故事性的书。这就好像我想看一部刺激的探险片,或者带反转的悬疑片,最后发现在看一部平淡的剧情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节奏缓慢没啥意思的故事片都要叫剧情片,搞得好像其他类型的电影都没有剧情似的。

我自我检讨了一下,为什么精心选的书常常不合自己期翼的口味。

首先,对于科幻小说,如果只是想要追求放松或者“爽”,我不该选一些成书年代太过久远的经典。拜摩尔定律所赐,近几十年的科技爆炸式发展,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便导致,如今的我们,再回头看古早的科幻小说,其对未来的设定总有很大偏离。最常见的便是:故事中的人类都能星际移民了,而很多基础技术看起来仍旧原始。作为一部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的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也多少会存在这个情况。

这种不协调感,看太空歌剧类的作品会好一些。毕竟书里的政权还都是帝国制,很多东西原始得不合理也没啥。这里我顺便吐槽一下正在播出的美剧《基地》,我猜他们就是为了与时俱进,结果把个阿西莫夫的原著经典改成了如今这破玩意儿。

其次,经典的科幻小说书中那些能展现想象力的点子,在同时代可能是超前的。而后世的作品往往受其影响,会站在巨人肩膀上去开拓创新。这就导致我回看经典时,并不会有新鲜感,最多只是感叹:原来早在几十年前,大师就已经提出了这个或那个概念。这点我在之前写《克莱因壶》的读后感时,已经提到了。

比如《索拉里斯星》中对外星的设定,这是个双恒星系统下的行星,肯定有人会联想到“三体”:你是两颗,刘慈欣可设定了三颗。

再比如很多评论赞叹不已的,本书对于外星生命形态的颠覆性设定:覆盖整个星球的“海洋”便是唯一的“生命”。这里的“生命”我打了引号,是因为生命一词也是以我们人类标准框的一个定义。对于书中的索拉里斯星之海,反正我是不敢说ta是一个“生命”,只能说ta是“活”的。阅读过程中,ta让我想到了地母盖亚,想到了EVA里的莉莉丝之海。

回过头来说,海洋形态的“生命”,这个设定如今看还很新鲜吗?漫威的《银河护卫队》,星爵的父亲伊戈,实际就是一颗星。再说刘慈欣,不用说一颗星球是一个生命了,在他小说的《思想者》里,整个宇宙也不过是一个大脑。至于外星生命能深入挖掘人类的深层记忆,然后实体化造人这种技能,这个也不新鲜了。类似的,比如近几年上映的电影《湮灭》等。而且,死去的人被屡次重塑而自己还不自知,这种情节引发的意识与肉体的伦理思考、真实与虚假的哲学思辨,也颇有赛博朋克的影子。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读《索拉里斯星》这种经典科幻,其脑洞如今看已不新鲜,往往难以引起我的兴趣了。何况本书中还有大段“文献”的描写,全都是与这颗神秘星球设定相关的。这部分我就看得意兴阑珊。

这部书之所以能被奉为经典,我认为一个关键是作者描写人物时的高级感。作者对书中第一人称“我”的纠结心理和矛盾行为进行剖析时,让我一瞬间恍惚回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种级别的人物刻画,是很难在一部科幻小说中见到的。再次把刘慈欣揪出来。都说刘慈欣写人物太平不丰满,和本书的作者波兰大师莱姆相比,确实文学性上差了一大截。

综上,针对本书,豆瓣和网上又是一水的“神作”好评,我其实不反对。但这要从哪个角度和层面看。通过近期的一些阅读,我发现很多书需要“装”起来,“装”到那个位面才能体会到其“神作”的那面。这里并不是贬义,我觉得肯定有读者懂我的意思。

可还是那句话,我本来对本书的期待也不是高级感的剧情片,我就是想看一部通俗的爆米花电影。所以,本读后感的最后,对于故事情节,有一点我还很困惑:为啥主人公和“复活”的爱人自始至终就没有发生点啥?要知道如今的书改电影,不可能不加这种激情戏。说的就是你,伪《基地》。进一步想:人和“海”会有后代吗?毕竟人和“星”都有后代:星爵。就需要这么通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神作”麻了 — 读《索拉里斯星》有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