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唐诗研究》第八、第九章

朗读这篇文章

第八章 唐代山水田园诗

本章知识结构

一、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

二、王孟韦柳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情况

三、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本章重点

1.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

2.王孟韦柳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情况

3.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第一节 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

一、山水诗兴起的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亲近。中国幅员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地理面貌差异很大,名山大川很多,给人提供了极广阔而丰富的审美天地,这些都有利于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另外封建文人或仕或隐,或边仕边隐,或被贬谪流放也与山水田园有不解之缘。因此,山水田园诗在封建时代,在中国封建文人生活中,随时都能够出现。

二、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
(一)隐逸。

由于盛唐的物质生活基础,文人无论仕与不仕,一般都不致挨饿。另外,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在山林修炼的僧道,有相当的社会地位也助长了隐逸之风。

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 气

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在要求再现自然之美的同时,还特别讲求气韵。要捕捉山水的气韵,需要有一种参悟意识,要对物象作凝神的观察。凝神可以脱离种种思想累赘,仿佛获得另一种视觉和听觉,感受到平时未能察觉的种种情景。“静者心多妙”,“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二)漫游。

唐代的物质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南北统一、版图辽阔,给文人的大规模漫游创造了条件。唐代许多诗人都有漫游的经历。“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漫游是他们多方面地、大范围地接触山水、酝酿诗情的一种理想途径。

第二节 王孟韦柳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情况

一、山水田园诗的定义:

山水田园诗应有较强的山水田园意识,诗人的感情应该进入山水田园,浸透着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热爱,以山水田园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至少也应该是对景物的描写在全诗中相对显得出色,创造出比较完整的山水田园意境。

二、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一部分是写他故乡襄阳的自然风光,一部分是漫游期间所写的吴越山水,后者数量较多。写于襄阳的山水田园诗,隐逸意味较浓,平静悠远之中加上对先贤的追慕,更觉古澹。

孟浩然写诗,往往在平淡中见淳美。他注意整体的浑融完整,一句之中没有很突出的动词或形容词,一篇之中也没有特别用力的句子。但由于诗人在那些自然景物中,确实领略到了诗趣,自然与人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淡淡写出,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以分两类:一类以《终南山》、《汉江临泛》为代表,用雄壮有力的诗笔,写出开阔宏远的境界;一类以《辋川集》、《皇甫岳云溪杂题》为代表,以短小的篇幅、精炼的文字写出山水,格局一般不大,但每一篇都能写出一个天地。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自然浑成方面与孟浩然相近

但“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施补华《岘佣说诗》)。王维善于从容地创造气氛,烘托点染,用新鲜凝练的语言、匀称的色彩、优美的韵律,根据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描绘出田园山林静态之美。同时又静中有动,富有生机和意趣。

三、韦应物、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

大历、建中前后,经济凋敝,政治腐败,时局不宁,使一般文人对个人和国家前途都感到渺茫,失去了盛唐的自信和事功精神,很多人流连山水,创作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从艺术上看,他们很注意学习王维,但不及王诗浑厚,缺少鲜活的意趣,前人有“气骨顿衰”之评。

1、韦应物阅历比较丰富,但是和他切身相关的由盛到衰的时代变化以及中年丧偶等不幸,使他同样缺少政治热情和生活热情。尽管可以做到“韵高气静”(薛雪《一瓢诗话》),从景物到诗人精神状态都闲远、澄彻,可是冷落萧疏的暗影总是或隐或现。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诗中虽有高致,但无论是郡斋还是山中,都给人以冷寂的感受。

2、柳宗元则是带着仕途的创伤,投入山水的怀抱:“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他的山水田园诗有两类:一类如《构法华寺西亭》、《与崔策登西山》、《界围岩水帘》、《法华寺石门

精室三十韵》等,有意模仿谢灵运的精深典奥。 “密

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堑峭出蒙笼,墟崄临混漭。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

另一类像《江雪》《渔翁》等,篇幅较短,注意在总体气氛的烘托中突出重点,但在语意方面,也往往显得肖拔:“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鸟飞绝,人踪灭,而披蓑戴笠之翁傲然独钩,无论形象和音韵,都显得生峭。

第三节 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时代的社会生活土壤,对盛唐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营养特別是绘画艺术技巧的吸收,禅学的影响以及盛唐诗歌对兴象、神采的追求等等,这一切使王、孟山水田园诗在风貌上呈现下述三方面特征:

一、盛唐的时代色彩

王孟的亲近山水,并非矜持做作,既不是给人看的,也不为避世逃名,而是性情和生活中似乎本来就离不开山水。以至黄庭坚打风趣地认为王维有“泉石膏肓”之疾。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二、诗中有画

孟浩然在诗画结合过程中的贡献,不在于有多少诗句可以入画,而在于取景比较注意选择,移步换形,变谢灵运之寓目辄书、堆垛密实为清旷疏朗,因而稍见布局。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王维山水田园诗“集合了数层与多方位的视点”

(宗白华《论中国画法的渊源和基础》),对景物进行选择和摄取,形成俯仰上下和不拘前后左右的流动观照。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构图–摄景取物–布局–色彩渲染

三、韵味与禅意

王、孟对山水和田园的摹写,不仅以“如画”见长,而且于中既见山水田园的精神,亦见诗人的情采风神。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王士祯:“诗至此,色相俱空。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也。”(《带经堂诗话》卷三)

(人文画分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最高级】)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韵味,还常常与禅趣有关。禅意的介人给一些境界范围似乎不大的小诗带来一种宁静致远的效果,读王维的诗常常能够感受到那种意中之静、意中之远。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社会生活基础;

王孟与韦柳山水田园诗的特色;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本章难点: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第九章 唐代边塞诗

本章知识结构

唐代边塞诗的一般情况战士之歌和军幕文士之歌

本章重点

1.唐代边塞诗的内容

2.唐代边塞诗的风貌

3.战士之歌与军幕文士之歌

唐代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一样在盛唐时达到高峰。但另一方面,它和山水田园诗的情况又有不同。从文学史上看,边塞诗主要出现在唐代,而它真正能在当代诗坛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时期,则只有盛唐。

第一节 唐代边塞诗的一般情况

一、边塞诗的定义

边塞诗从创作主体上看,应该具有边塞意识。所谓边塞意识,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置身边塞所获得的体验与认识,或虽非置身边塞,但具有与边塞军民及其生活息息相通的情思与感受。

唐代以前,文学史上陆续产生过一些征戍题材的诗,出现过像《敕勒歌》那样歌唱边塞风光的杰作,但从总体上看,歌咏像汉唐大一统以后那种比较严格意义上边塞之作毕竟不多。

二、边塞诗的地域范围

秦、汉、隋、唐等王朝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从东北到西北沿长城和丝绸之路两侧展开的地带。因此边塞诗反映的范围,从地域上看主要是从东北至西部边疆。

三、边塞诗的生活内容范围

边塞诗从内容上看,是以边塞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包括:

反映边塞风光的诗;

反映边塞地区民族战争的诗;

反映边塞军民日常生活的诗;

反映后方对边塞问题关心及思念边防战士的诗。

四、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情况

(一)初唐边塞诗

内容比较单纯,数量比较少。但跟初唐其他各类诗相比,有它独特的风貌。初唐诗坛受齐梁浮艳诗风影响比较深,但边塞诗较多继承了北朝民歌,乃至建安诗歌的作风,往往显得健拔雄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须应驻白日,为待战方酣”(卢照邻《战城南》)

(二)盛唐边塞诗

这一阶段,是唐代边塞诗的高潮期,内容丰富多彩,艺术上高度成熟,名作、名家集中涌现,不仅在唐诗中显得光辉耀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从创作方面看,一是出现像岑参、高适那样在边塞诗上集中用力的杰出作家。二是边塞意识广泛进入这一时期诗人创作之中,边塞主题成为一切题材中最富有吸引力的热门。

(三)中晚唐边塞诗

随着唐帝国国防力量下降,版图缩小,国内各种矛盾进一步复杂化、激烈化,边塞诗创作的热潮逐渐减退。大历至贞元初,李益、卢纶等的边塞诗,笔力和气象还比较接近盛唐。其后,边塞诗中浪漫豪情进一步让位给现实主义精神。

五、用战争的正义性或非正义性去给边塞诗定性,是欠妥的:

常建《塞下》:“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并不因为解救龙城的战争是正义的,就不能揭露战争的失利和在指挥方面有过失的将军。

天宝八载,唐朝将领哥舒翰以数万士卒的生命代价,攻下了吐蕃据守的石堡城,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谴责:“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城取紫袍。” 但当时边疆地区的民歌却歌颂了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西鄙人歌》)

第二节 战士之歌和军幕文士之歌
作为边塞诗创作成熟期的盛唐,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留有名篇和一定数量边塞诗的作者至少有十来家,而过去常常习惯于把他们整体化,忽视辨识不同类型的作品,较少注意不同作家群的各自创作倾向。

唐代边塞诗两类作品有很大不同:

一类出自社会上一般诗人之手,抒情主人公可以看作边防士卒,不妨称之为战士之歌;

另一类是被辟聘到边防节度使幕府中的文士之作,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身,可称为军幕文士之歌。

一、战士之歌。
战士之歌从作者看是文化修养较高的诗人。这些诗人深入到边塞问题内部体验军旅生活,他们常常设身处地,体贴着征人的情怀,托征人及其家属的口吻进行抒写。

可以看作是战士之歌的盛唐边塞诗,除李白、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常建等人的有关作品外,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后出塞》,王维的《少年行》《陇西行》等篇,高适前期的《蓟门五首》歌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

战土之歌的边塞诗,首先表现的是报效国家的精神以及争取边疆安定和平的愿望:“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其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由士兵眼里去看边塞,特点是有下层人民对问题的深入体察和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所以即使是在封建盛世,仍然可以从开元、天宝年间的边塞诗中看到对有关问题的冷静思考乃至多方面揭露。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常建《塞下》:“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之歌的不足:

1、战士之歌是诗人揣摹体会边防戍卒的情怀而写出的作品,都多少带有“拟”“代”的倾向。

2、古塞、长城、大漠、风霜这些景物意象,在边塞诗里反复出现,像是舞台上习见的背景和道具,有单一化的缺憾。

二、军幕文士之歌

军幕文士之歌属于作者直抒所历所感的一类。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再是普通的征人,而是军幕文士本人。

这些文士和后代官僚幕府中的帮闲人物不同,他们有不少是有血性的男儿,有理想,有抱负,有健全的体魄、报国的热情。“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高适《登陇》)。

得益于边塞生活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岑参、高适笔下更加丰富多彩地展开描写。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岑参《初过陇山》)“马汗踏成泥”(岑参《宿铁关西馆》)“秋冰鸣马蹄”(岑参《早发焉耆》)“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

岑参、高适的诗第一次大量地把西北山川景物乃至某些风习人情介绍给了中原地区的读者。天山、火山、热海、铁关、走马川、百丈峰等山川塞堡都历历如见。“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在艺术上,岑参、高适的西北边塞之作因出于实际见闻和感受,不再是大量借助间接得来的材料去揣摩悬想,故能进一步改变那种写情写景比较虚泛概括的状态,有着更多的具体性和真切感。

军幕文士之歌的不足:

幕僚的身份对幕主有很强的依附性。

如岑参在安西得悉封长清因败于安史叛军获罪时,就忧心忡忡地悲叹:“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送四镇薛待御东归》)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唐代边塞诗的一般情况;

战士之歌的文学成就与缺点;文士之歌的文学成就与缺点

本章难点:唐代边塞诗的具体情况及分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唐诗研究》第八、第九章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