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成语源考

朗读这篇文章

泾渭分明成语源考

大禹治水,导泾入渭而成自然人文胜景:
泾渭分明
高涛

在关中白菜心高陵,著名的自然人文胜景—泾渭分明,历来诗词歌赋、传说典故颇多,考证“泾清渭浊”或“泾浊渭清”的文章,以及解读家喻户晓成语“泾渭分明”的典籍也很多,但查阅历史资料、寻觅泾渭分明源头,却少见记载,仅《高陵县志》短短一句:“禹夏时,大禹治水,导泾入渭,绕于县南而成雍州名地。”今天,让我们寻找人文始祖大禹的足迹,且听远古时期泾渭分明成语来源那神话般的故事。
远古时期,万物依水而生,傍水而居。人离不开水,渴了饮河水,仰韶文化时期渭水两岸就有先民居住,轩辕黄帝部落最早也居住在渭水河畔,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但是到了九州时期,相传洪水泛滥,田禾尽毁,百姓流离,无家可归。这时大禹奉命治水。面对江河暴涨,山川淹没,大禹没有采用父亲舜帝堵的办法,而改堵为疏,从此洪水有序,天下太平,这段“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大家都学到过,所以,我们知道后世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德,非常敬仰把他尊为十大人文始祖。
而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遇到了什么困难险阻?听我慢慢道来。话说一日,大禹治水经过高陵。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大禹治水,治理的主要就是黄河;治水须实地踏勘,大禹肯定经过高陵。结果悲催了,大禹经过高陵时,突降大雨,一连数十日。此时高陵境内的两条河—泾、渭河暴涨,洪水淹没了山川田野,到处一片汪洋似海,百姓流离失所,四处奔走求得一生。
滞留的大禹看到如此情景,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随着逃难的队伍逃往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塬(今奉正塬)。站在塬顶一眼望去,洪水一片,白浪滔天,水面上到处漂浮着果实庄稼,牲口尸体,房梁屋柱,草木杂物。大禹埋怨自己没有把事情办好,让天下百姓受苦了。身份高贵的他和大家一起住在塬顶,吃塬上的野果子充饥,挖野菜填饱肚子,在露天雨水中过夜。白天他站在塬顶(今气象局在此设立水文站)观察水情,晚上蜷在一颗树下(今泾渭分明观景台旁老树)休息。他照顾老人和小孩,和大家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今天,我们站在泾渭分明极目眺望,阳光下蓝天碧水,落霞与孤鹭齐飞,好一幅天高云淡自然风光。可是当年,渭水两岸雨量充沛,水泽低下,所以极易形成泽国。当时,大禹住在奉正塬顶,大雨不停,洪水不断的上涨,人们不顾一切地向塬顶移动。大禹让百姓用山上的松柏树枝作火把,用树干作成筏子,为洪水上涨淹没山顶作准备。当洪水即将淹没塬顶时,大禹发现,远处泾河被一道土山阻挡,导致洪水上涨四处漫流。于是,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跳入水中,架着船筏,如有神助,在泾河水中顺势推倒山体,将河水导入渭河,就在人们的担心中洪水退去了。人们欢呼雀跃,非常高兴,从此“大禹治水,导泾入渭。”的说法传遍四方。
洪水退去了,大雨也停了,泾、渭水在西安高陵握手相汇了。大禹望着融融东流的河水,首先想到了灾后生产。大禹组织渭水两岸的百姓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为避免水患,他继续运用“疏导”的办法,在泾渭分明下游五公里处,和人们一起修建了“导流渠”,既防再次发生水患,又灌溉田地。今天人们还能看见这条很深很深的沟。这条沟当地人叫钓鱼沟,沟旁的村子叫钓鱼寨子(关于钓鱼沟还另有《渭水访贤,姜尚钓鱼》的故事)。
渭水岸边成了富饶的关中白菜心,人们想要大禹留下来,把收获的果实拿来献给他。可是,大禹想到,天下还有许多的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没有火热,后羿已经射日了)之中。他要继续治理水患,让大家安居乐业。这也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生动体现。
后来大禹离开了高陵,但是他的行为,他的功劳,他的思想,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人们代代口传:“大禹治水,导泾入渭。”于此,大家可以知道闻名中外、千古奇景—泾渭分明的自然来源。
基于物质形态的存在,才有可能和被赋予精神上的意义。前面提到,泾河和渭河在高陵由“大禹治水,泾属渭涘”而交汇,两岸百姓也响应大禹号召过上了勤劳朴实的农耕生活。当年大禹停留的奉正塬位于今高陵县南,历史上也有了“绕于县南而成雍州名地”的记载。大家也知道,由于两河流域不同而含沙量不同,所以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的奇特景观,并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名动天下。

最早出现“泾渭分明”词意是在2000多年前《诗经》:“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大意是泾水因为渭水而浑浊,但在那两条河流的交界处,清浊仍然分明。你们新婚快乐无比,对我却毫不顾惜。不要拆去我的鱼梁(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不要搬动我的渔篓。唉!如今我自身已难保,又何必再去顾以后的事。这首邶地的民歌记述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故事。诗歌里,妇女把自己比作清澈的泾水,把鸠占鹊巢的妇女比作混浊的渭水,抒发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痛苦感受。
也有人认为诗人杜甫《秋雨叹》:“浊泾清渭何当分”并诗云:“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是成语“泾渭分明”的最早雏形。后来慢慢演变,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明沈德符《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泾渭自明。”《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至此,关于泾渭分明的人文解读和成语考证便多了起来。于是,在高陵诞生了著名的成语—泾渭分明。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此注解:“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后世不断有人专门撰文探究“泾清渭浊”或“泾浊渭清”。清乾隆皇帝还曾派员考证并在《泾清渭浊纪实》宣布:“实‘泾清渭浊’”。诗人们也来赏景、著诗、言志,著名如元代王处厚:“泾流分派灌长郊, 未拟良图入廓浇。三限疏通因郑白, 一城利济赖王、萧。”唐朝吕牧:“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京。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清·丁应松:“西风飒飒渭滨秋,衰草凄迷古渡头。万片鱼鳞衔晚照,一行雁字落寒流。工愁有客吟应苦,遁迹何人钓未收。凭眺不禁增感慨,荻花枫叶两悠悠。”
不管自然景观还是人文赋意,成语“泾渭分明”在高陵诞生,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历史上还有两篇文章:《泾渭合流赋》《泾渭扬清浊》,前为唐代宗年间(762—780)进士、诗人独孤绶所作,后是唐文宗年间(826—841)进士、诗人吕牧所作。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和墨客骚人对其倍加关注,并以此指陈时势,剖析义理,悟出了“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界线清楚”、“是非分明”等治国安邦方略和立身处世的人生哲学,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最后要说明的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曾对泾渭清浊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结论是泾渭两河的清浊并非一成不变,其变化轨迹大致为:春秋时期泾清渭浊,战国后期到西晋泾浊渭清,南北朝泾清渭浊,南北朝末至隋唐是泾浊渭清,隋唐以后又是泾清渭浊了。导致两水清浊变化的原因应该是流域植被保存或破坏状况以及由此引来的水土流失程度。换言之,人类的开发活动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作者简介

高涛 男,79年。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高陵区作协副主席。著有自选集《半径知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泾渭分明成语源考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