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点滴

朗读这篇文章

在优酷上看了五集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非常喜欢。每一集有两位嘉宾,一位是作家,另一位是作家的朋友。两人对话,行走,围绕着作家的创作和生活。不是访谈,更似闲聊。真实,有温度。

 

 

 

第一集拍的马原,虽久闻他的大名,作品却一直没看过。原来二十多年前,他是和余华齐名的新生代作家,文坛当年有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之称。

 

群山环绕的云南哈尼族山村。马原在这里买下一片森林,建了一座城堡。城堡里他为他喜欢的作家留了一间间小屋,卡夫卡屋、纪德屋、马尔克斯屋…城堡的顶层是他自己的书房,他带着他的画家朋友走进去,欣喜地说:“这是我的天堂。”

 

马原因肺癌去云南定居,他说既得了不治之症,就干脆不治了。他用竹子把山泉水引到院中,每日用这水烹茶,做饭。他想把身体里面的水换掉。通过日复一日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清甜的泉水来对抗肺癌,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

 

在云南数年,他对居住地姑娘寨了解越多越觉得这地方可爱。一心一念形成文字,写成新作《姑娘寨》。

 

他十岁的小儿子与画家的儿子玩时,天真地问,达尔文是谁?梵高是谁?看起来呆呆笨笨,眼神中却有都市小孩眼中少见的如小鹿般的纯净和好奇的光。马原没教他太多知识性的东西,但带着他步入森林,看身边一切生命的力量。他带给孩子的是另一种知识。

 

马原想把父母的骨灰迁到自家的森林中,选一棵大树,埋在树底下。他希望自己死后也埋在一棵树下,离父母不要太远。经年累月,骨灰化为泥土,泥土催生新叶,离世的亲人变成一棵树,彼此还能在树顶拉拉手。

 

一行人上山,走了两条路,马原很自然地呼唤妻子“老婆,老婆,你在哪里?”画家朋友说他平时都不好意思这样称呼妻子,更别说当着众人面。马原和妻子没有秀恩爱,可彼此眼神交汇时会心的淡淡一笑,透出他们的幸福。

 

这一集有种过尽千帆归来繁星满天的温暖。

 

 

 

第二集主角马家辉。叫家辉的人都挺帅,梁家辉、张家辉,影帝级人物。马家辉有人暗中叫他文坛梁朝伟。

 

仔细看,他和梁朝伟气质有点相近。好玩的是,梁朝伟虽演过《无间道》《叶问》这类厉害的江湖中人,现实中却温文尔雅,比马家辉看起来还斯文些。马哥置身文坛,举手投足,出口成章之时却透着浓浓的江湖气,仿佛一个黑道大哥。

 

与他聊天的是台湾一个音乐人。马哥带他逛湾仔,走进一个老牌馆子吃饭,那场景那感觉仿佛背后随时可能有人操家伙打起来。他说他小时候与爸爸一起在此吃饭,经常目睹黑社会在身边打架。湾仔是他的故乡,鱼龙混杂,夜生活丰富,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吃饱喝足他们逛庙,逛墓园。墓园门上一幅对联:今日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已过天命之年,马哥对生死看得越发透彻。死亡使人复归平等,如同人的出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手中拥有再多,最终也得撒手。

 

这一集整体就像马哥带着小弟见世面。那个音乐人小弟可爱得很,时而被震得一愣一愣接不上话。非常喜欢马哥用粤语读自己新书《龙头凤尾》中的片断。写了几十年专栏时评,报纸副刊的他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出手不凡,听他朗读的几个小片断就觉得这是本值得看的好书。关乎香港生活和历史。

 

 

 

第三集的麦家和史航聊得最默契。麦家温和得让人很难把他与《风声》、《暗算》这样尖锐的谍战小说联系起来。或许他的锋芒都进入了他的文字,生活中只留下清平淡然,说话声声慢。

 

默契在于史航的活泼。两人坐在一起,一静一动,性格上观念上既能相通又能互补,极为难得。

 

他们行走在藏身于杭州西溪湿地中的麦家理想谷。史航一到就被这地方吸引。作家似乎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看着几片荷叶上水珠来回滚动,史航说她们像在推杯换盏,而那片盛满了水又孤独站在一旁的荷叶就像麦家,举着满满一杯酒却不知该敬谁一杯。

 

这个比喻让我想起苏东坡,他不也自嘲自己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么?麦家的平和中透着孤独。他带史航登山看富春江,带史航回故乡富阳老家的村子。村中风光的祠堂曾是他童年时的噩梦,父亲经常在祠堂被批斗。

 

可是他出名了,成了大作家,故乡几十年前批斗的问题家庭成了此时的荣耀。祠堂外的巷子命名为“风声街”,那些在祠堂里打牌的老人中说不定就有当年批斗他父亲的人。人生有时讽刺,时间会抹平很多。

 

很久很久,他没写过故乡。离家多年,他的心一直尝试与童年那个受伤的小孩和解。后来,他终于把笔伸向那片土地,写下了《人生海海》。董卿曾在朗读书中句段时几度落泪。命运的悲怆和对这份悲怆的隐忍令人动容。

 

 

 

第四集主角阿来,那个当年用《尘埃落定》和《尘埃飞扬》惊艳了我的阿来。文学评论家谢有顺飞到成都与他会面。

 

阿来在杜甫草堂等他。清幽的草堂外面是成都的高楼丛林,这是更像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政府给了阿来一张免费卡,他可随意出入草堂,这大概是他在成都时最常散步的地方。阿来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成都其实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可他妈的人们一来这里就只知道吃。

 

看到这里差点笑喷,太真实了!提起成都,人们条件反射地先想到火锅,然后是大碗茶龙门阵,或许还有掏耳朵敲背修脚,或许还有春熙路上的美女。一切都围绕着感官享受。

 

阿来喜欢杜甫的诗,喜欢古人诗词文章中的世界,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2008年的四川地震,给他带来很多思考。他一次次返回地震现场,看着人们生死离别,看着人们在绝望中重建希望。多年后,他写出《云中记》。

 

书的封底上写着:

 

大地震动

只是构造地理

并非与人为敌

 

大地震动

人民蒙难

因为除了依止于天地

人无处可去

 

如同人们开辟土地种植时没有问过大地是否愿意,她愿不愿意我们都会种,因为我们要吃。大地震动也无须征求她地表上的生灵同意,这运动于她而言也属必然,尽管会给生命带来灾难。但人类,动物植物,不同样会给大地带去灾难吗。没有谁亏欠于谁,无常,也是一种自然。

 

 

 

最后一集是两位作家的对谈,主角是上海作家小白,与他聊天的是台湾作家高翊峰。两个我都陌生。

 

上海不愧是魔都。小白一出场,从发型到服饰就比前面几位作家摩登好几倍。一路上两人走过的地方,思南书局、外白渡桥、浦江饭店、豫园,既是上海的地标,也是小白作品《租界》中的场景。

 

《租界》是谍战小说,写1931年上海的故事。小白虽打扮新潮,对那个年代的上海却充满情怀。他从气味、声音、木地板的纹理、当年租界建筑留下的岁月痕迹,一点一滴地去追寻远去的记忆,试图构建一个他未曾经历的上海。

 

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弄堂里发现一块小黑板上写了一句与文学有关的话。旁边几个老大爷看着他们。小白随口问一位老人怎么看待那句话。老人一指里面的房子,说写这句话的小年轻脑子瓦特了(坏掉了)。小白和高翊峰无奈一笑。

 

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人人都在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活着很不容易,想活得好更不容易。若是活得不够好,还整天想些有的没的,可不是脑子瓦特了吗?文艺青年在务实的市民眼中,是脑子最瓦特的一群人吧。

 

整个五集看下来,意犹未尽。希望有导演多拍一点这样的纪录片。看完的后遗症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纪录片中提到的作家们的新作。《姑娘寨》、《龙头凤尾》、《人生海海》、《云中记》、《租界》,另外还买了一本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什么时候看这些书呢,问题又来了。

 

小草在长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点滴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